說起美國的航母艦隊,那真是全球海軍里的一霸。現在2025年了,美國海軍手里有11艘現役航母,這些大家伙每艘排水量都超過10萬噸,能搭載80多架戰機,包括F-35隱身戰斗機啥的。要是這些航母全出動,組成艦隊橫掃大洋,多數國家估計得直接認慫,因為它們不光是浮動機場,還帶著護衛艦、驅逐艦和潛艇,形成一個移動的火力網,能從遠處投送空中打擊,控制海域。像尼米茲級和福特級航母,都是核動力的,能長時間在海上巡弋,不用頻繁補給。想想看,這樣的陣勢,對手得有多強的反制手段才能頂住?
不過,俄羅斯那邊總說,只有他們自己能扛得住美國的航母全家桶。為什么這么說呢?主要是因為俄羅斯在反航母武器上花了大心思,從冷戰時期就積累了不少經驗。蘇聯時代,他們就知道航母是美國海軍的核心,所以專門搞針對性的導彈和潛艇系統?,F在俄羅斯繼承了這些遺產,雖然經濟不如從前,但軍工領域還是有兩把刷子。他們的思路不是正面硬剛航母,而是用高超音速武器和核威懾從遠處敲掉這些目標,避免近身肉搏。
先聊聊俄羅斯的導彈家族。赫伯特·葉夫列莫夫這個人,得好好說說。他是俄羅斯導彈設計的元老級人物,1933年3月15日出生在沃洛格達州的一個小村子,早年學火箭工程,1956年從列寧格勒軍事機械學院畢業后,就進了切洛梅設計局,從底層工程師干起。他參與過好多反艦導彈的項目,比如P-35、P-70“紫水晶”、P-120“孔雀石”、P-500“玄武巖”、P-700“花崗巖”和P-800“縞瑪瑙”。這些導彈一步步升級,從亞音速到超音速,再到高超音速,基本都是針對航母編隊的。
葉夫列莫夫后來升到NPO機械制造局的頭頭,1991年蘇聯解體后,他當了總經理,管著資金短缺的局面,還得說服政府繼續投錢。2000年代,他跟印度合作布拉莫斯導彈,那是個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典范。到了2010年代,他轉戰高超音速技術,主導“先鋒”滑翔體和“鋯石”導彈的開發。現在他92歲了,還在給設計局提供咨詢,2020年9月普京親自給他頒俄羅斯英雄稱號。葉夫列莫夫的貢獻,讓俄羅斯的反艦導彈從冷戰工具變成現代威懾利器。
拿“匕首”導彈來說,這是Kh-47M2 Kinzhal,2017年12月入役,基于 Iskander 地基導彈改的空射版,能從米格-31K戰斗機或圖-22M3轟炸機上發射。速度最高Mach 10,射程達2000公里以上,能帶常規或核彈頭。導彈重4300公斤,長7.2米,直徑1.2米,用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慣性導航加中途修正,能在飛行中調整目標。俄羅斯從2018年就開始在黑海和里海試飛,飛了上百次。2022年入侵烏克蘭時,它第一次實戰,3月擊中烏克蘭的地下武器庫和燃料庫,后來又用在敖德薩等地。2023年5月,烏克蘭用愛國者系統攔截過幾枚,但俄羅斯說那是假新聞。反正,這玩意兒對航母威脅大,因為速度快,防御系統難鎖定。
再看“鋯石”導彈,3M22 Zircon,這是葉夫列莫夫團隊的得意之作, scramjet 沖壓發動機,液燃料推進,長度9米,直徑60厘米。開發從2011年起步,2015年首測,2017年6月3日試射,2018年12月10日達Mach 8。普京2019年2月說它能Mach 9,射程1000公里,能打海陸目標。2020年從“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試射,擊中500公里外目標。2021年10月4日,從“北德文斯克”號潛艇表面和水下發射成功。2022年5月28日完成國家試驗,2023年1月正式部署在“戈爾什科夫”級護衛艦上。2024年2月和3月,用在烏克蘭土地攻擊,從克里米亞陸基發射。鋯石的亮點是高超音速巡航時產生等離子體護罩,雷達難探測,還能中途交換信息調整路徑。平臺包括護衛艦、潛艇和海岸發射架,未來會裝到“亞森”級潛艇和“烏達洛伊”級驅逐艦上。
除了導彈,俄羅斯還有核潛艇這張王牌。別爾哥羅德號,K-329,原是奧斯卡II級潛艇改的,1992年7月24日開工,中間停了好幾年,2012年12月20日重啟,2022年7月8日交付北方艦隊?,F在它是俄羅斯最大的潛艇,長184米,能潛1000米深,排水量3萬噸。它的角色是特種任務,屬于深海研究總局,駐扎在塞維羅摩爾斯克。主要載“波塞冬”核魚雷,最多6枚。波塞冬是Status-6系統,2015年設計,2016年11月27日首測,從薩羅夫號潛艇發射。2018年3月普京公開,取名“波塞冬”。重100噸,長20米,直徑2米,液態金屬反應堆推進,功率15兆瓦,射程無限,深度1000米,速度最高100節。彈頭當量2百萬噸或更高,能引發海嘯。2023年初,第一批波塞冬制造完成,計劃2027年全部署。除了波塞冬,別爾哥羅德還能布設傳感器陣列、情報收集,在北極和太平洋活動。
俄羅斯為什么覺得自己能扛住美國航母?因為這些武器組合起來,形成不對稱威懾。美國航母雖強,但損失一艘就是大打擊,成本高,重建難。俄羅斯用高超音速導彈從遠處打,潛艇從水下偷襲,核魚雷制造海嘯,能讓航母編隊顧此失彼。情報網絡也很關鍵,俄羅斯用衛星和偵察機實時監控,分析航母路徑,調整打擊。核潛艇領域,俄羅斯不比美國差,有些地方還領先,比如深度和隱身。
但話說回來,俄羅斯自己航母情況慘淡。只有一艘“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排水量6萬噸,1990年服役,帶蘇-33和米格-29K戰斗機。但從2018年起大修,出了好多事:2018年10月浮動船塢沉沒,砸壞甲板;2019年12月火災,死了兩人;2022年又起火?,F在2025年7月,報道說俄羅斯可能放棄它,拆成廢鐵。因為維修費太貴,結構問題多。海軍高層像前太平洋艦隊司令阿瓦基揚茨說,傳統航母過時了,容易被現代武器毀,未來該搞無人機母艦。如果真棄了,俄羅斯就成唯一沒航母的超級大國。但他們不慌,因為戰略是陸基和潛艇為主,不靠航母投影力量。
兩國軍力對比,美國航母是進攻利器,俄羅斯是防御高手。冷戰時,美蘇軍備競賽,花了海量錢。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經濟下滑,但軍工沒停,普京上臺后更注重核和高超音速。核威懾是關鍵,俄羅斯有上千枚核彈頭,美國不敢輕動。軍控談判一直在談,像日內瓦會議,交換文件,討論削減。但現實是,雙方都明白戰爭代價大,民眾遭罪,所以多用外交解決分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