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節選自《實用新聞評論寫作教程(第二版)》緒論部分,有刪減。
有人覺得新聞評論是新聞寫作十八般武藝中的高端武藝,似乎有高不可攀的感覺。與其寫那樣難以操作的高端文章,還不如只滿足于寫寫消息算了。對此種畏難情緒,我們可以鄭重地、非常負責任地告訴你:新聞評論的寫作并不難!如果說有人提出了“人人學會寫評論”的要求,那么這里我們要說的是:人人都可以寫評論。
這里就有一個現成的例子:
李而亮在人民日報社做記者的時候,曾經嘗試著為《人民日報》的《今日談》寫過稿子,結果稿子被“槍斃” 了;后來他又試著給《人民論壇》專欄投稿,也沒被采用。由此他給自己的能力定性:“我寫不了評論” “我不是那塊料!”
后來,他作為援藏干部,被人民日報社派往《西藏日報》擔任副總編輯,后來又做到總編輯。作為抓報社采編業務的副總編輯、總編輯,不會寫評論是說不過去的。寫社論、評論員文章和編者按等言論成了他的工作必需,一開始他采取的是“依葫蘆畫瓢” 的辦法,以《人民日報》的風格和寫法作為模板,再套進《西藏日報》的內容。雖然這樣的評論格式很規范、語言很“ 標準” ,卻沒有個性與特色。文章發出來,自己看著都別扭。
于是,他在極度苦悶之中開始尋求突破和改變,決定拋開《人民日報》的模式,嘗試以一種新方法來寫評論。于是,他以散文化的語言來寫評論,以跳躍性的段落結構來布局文章。結果,他寫出的評論受到了各方的好評與表揚。他越寫越多,越寫越放得開,越寫越自信。在藏六年,他在《西藏日報》上留下了四十多篇社論、六十多篇評論員文章,還有無數的小言論、編者按、編后等,許多文章在全國性的新聞獎評選中獲獎,并為《西藏日報》培養了幾個評論寫手。
曾經的“寫不了評論” 的自我定性,被他自己的努力“扔到雅魯藏布江去了” 。
當然,我們說“人人都可以寫評論” “ 新聞評論的寫作不難” ,是從總體上來說的,是從事物的客觀規律性上考察的,是從人的表達本能來看的。但要想真正理解并做到這一點,還是有一定的前提和要求的,需要付出相應的努力,前人的實踐也是這樣昭示我們的。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學理基礎對新聞評論進行系統闡釋:上編構建起新聞評論的核心概念體系與寫作框架,涵蓋標題、選題與主題,論證說理方法與結構形式及語言風格與評論員的素養等方面;下編則對幾種新聞評論的體裁樣式,以及廣播評論、電視評論、網絡評論等不同媒介的新聞評論特點和寫作要求做了介紹。為應對新媒體技術發展給傳媒業態及新聞評論帶來的挑戰,本書專設"新媒體評論"一節,以深度解構新媒體時代評論語境和敘事機制變革與創作要義。
本書既能滿足高校新聞傳播學專業的教學需求,又為媒體從業者提供了實用方法論支持,亦對其他感興趣的讀者有所助益。
作者簡介
徐兆榮,新華社高級編輯,從事新聞工作30余年。曾任新華社國內部副總編輯,新華社新華網副總裁、新華網評論部主任,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報編委兼國際新聞編輯室和體育新聞編輯室主任。曾兼任新華社新聞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新華社培訓中心特聘教授。曾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座教授、特聘導師,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特聘導師、新聞評論研究中心秘書長,現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評論中心顧問。入選高校與新聞單位互聘交流“雙千”計劃,多次擔任中國新聞獎評委及審核委員等。
目錄
(左右滑動查看圖片)
《實用新聞評論寫作教程(第二版)》
徐兆榮 著
2025年6月出版
ISBN:9787301239285
定價:59.00元
本書配備教學課件
編輯:趙云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