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協議下的示范庭:
搭建跨區域公訴人業務交流鍛煉新平臺
為增進邛崍、大邑、蒲江三地檢察機關業務交流,提升干警出庭支持公訴和法律監督能力,7月21日,邛崍市檢察院、大邑縣檢察院、蒲江縣檢察院簽訂了《關于開展交叉聽庭評議及業務交流協作的協議》,通過建立常態化、規范化的交叉聽庭評議、論辯交流等機制,搭建了跨區域公訴人業務實戰鍛煉新平臺。
1
參加庭審
當日下午,張某某受賄案在蒲江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該案成為協議落地后的首場示范庭,標志著三地檢察機關正式開啟以協作促提升、以評議強能力的全新實踐。
作為三地協作框架下首次引入交叉評議機制的庭審,張某某受賄案的審理全程貫穿“以評促學”理念。蒲江縣檢察院代理檢察長叢林親任公訴人,與派駐壽安檢察室主任楊莎組成指控團隊,圍繞被告人2007-2022年間利用國企高管職務收受賄賂的犯罪事實,以嚴密的證據鏈還原案件全貌,從理想信念滑坡到宗旨意識淡薄深入剖析了被告人的墮落軌跡,通過法理與情理交融的法庭教育引發廣泛共鳴。
2
案件評議
三地檢察干警對兩名公訴人的出庭表現進行了量化打分,并在庭審結束后共同參加了案件評議會議,既使庭審成為檢驗公訴人能力的“公開考場”,也讓三地干警通過實時評議直觀學習優秀公訴經驗,生動詮釋了協議中“開放務實,互學互鑒”的基本原則。
一位干警在參與評議后表示,通過評議打分能夠近距離對標公訴工作的規范要求與專業標準,對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具有直接指導意義,這次示范庭成功將協議落地為“可操作、可評議、可提升”的實務機制。
3
簽訂協議
三地協議的簽署,不僅是對公訴人業務能力提升路徑的探索,更彰顯了檢察機關以協同之力服務法治建設的決心與擔當。未來,三地檢察院將以此次評議式示范庭為起點,持續完善交叉評議標準,讓區域協作覆蓋論辯交流、案例研討、技能競賽等更多場景,真正以協同之力推動公訴能力整體提升,為當地法治建設注入跨區域協作的堅實動能。
來源:蒲江檢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