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美國資深記者西摩·赫什放出消息稱,特朗普政府目前正在商討是否要強制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下臺,而接替澤連斯基的人很可能是烏軍前總司令扎盧日內,并且這一權力更迭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就會發生。
另外,根據西摩·赫什的說法,如果澤連斯基拒絕下臺,美方可能會動用武力驅逐。
如果西摩·赫什的消息屬實,那特朗普為什么要這么做?
恐怕還得歸結于停火僵局與特朗普的困境。
持續三年多的沖突已使各方精疲力竭,而美國最初拖垮俄羅斯國內經濟目的顯然無法達到,每年還面臨高昂援助支出,停戰止損是最明智的選擇。
但矛盾點就在于,普京提出的要求是“割地”,而澤連斯基對國內支持者的承諾是“主權是底線”。換句話說,就是雙方都給不了雙方想要的,根本就談不攏,只能繼續打。
這下換特朗普不樂意了。眾所周知,特朗普上臺前曾揚言“24小時讓俄烏停戰”,如今這話已經成為國際笑話。同時,國內厭戰情緒高漲,如果不能兌現競選承諾,很有可能會沖擊特朗普的中期選舉。
為了應對國內壓力,也為了騰出手來對中國出手,特朗普只能親力親為。跟普京通了幾次電話之后,發現他想要的政治交易,特朗普自己給不了。
而最致命的是,澤連斯基也表現得很“硬氣”,多次談判意愿不強,成了美國止損路上最大障礙。
“強制下臺”消息的放出,一來是想施壓澤連斯基,而武力流放和接替人這一消息,有可能是特朗普政府施壓的說辭,希望能加快談判進度。
二來,如果不聽勸阻,特朗普也不介意換上“一顆聽話的棋子”,來進行接下來的談判。
至于為什么美方有意讓扎盧日內接替澤連斯基,大概率是出于以下兩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扎盧日內以73%的信任支持率位列第一,而澤連斯基的支持率僅為67%,選擇讓他接替澤連斯基也算是名正言順。
另一方面,扎盧日內在俄烏問題上力主“防御”,曾暗示愿意在領土問題上做出妥協,并且還與俄高層有過密切接觸,因此與澤連斯基在領土問題上強硬的態度相比,讓扎盧日內上臺無疑更有利于特朗普斡旋俄烏實現停火。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西摩·赫什放出這則消息的同一天,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表示,他已主動跟俄羅斯提議開啟下一輪談判,并聲稱烏方必須盡一切努力實現停火。
另外,澤連斯基最近也有改組內閣的大動作,撤換總理及安全部門高層,表面說辭是反腐敗和適應新階段,但更主要的是想收緊權力核心。
從近期澤連斯基的一系列動作來看,他似乎敏銳覺察到被拋棄的危機,為了避免被替代,選擇了主動迎合。
雖然澤連斯基聲稱此次會盡一切努力實現停火,但鑒于雙方在前幾次的俄烏談判中都無功而返,所以此次能否取得實質性成果還有待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