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不似少溓游
編輯 | 不似少溓游
今年暑期檔電影里的“黑馬”已經出現了。
它就是由陳佩斯執導并主演的《戲臺》。
據報道,《戲臺》總票房已經達到將近五千萬,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2。
許多網友也忍不住發聲支持:“無論多忙,一定買票去電影院捧個場”。
得到了觀眾眾口如一的認可,71歲的陳佩斯在電影首映儀式上忍不住滿眼含淚。
這眼淚里既有感動,也有心酸,因為《戲臺》的上映過程實在不容易。
投資方撤資、預售慘淡、面對激烈的排片壓力甚至一度不得不推遲上映……
如今苦盡甘來,《戲臺》終于實現了票房300倍大逆襲,也難怪陳佩斯會感慨萬千。
其實,在陳佩斯的心里,一定還對另一位為《戲臺》的籌拍伸出過援手的老朋友感激不已。
那就是陳佩斯以前在春晚舞臺上的黃金搭檔朱時茂。
多年老友,雪中送炭‘’
提到陳佩斯,觀眾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也許是他那些曾經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的經典小品。
但以小品成名的陳佩斯,心里其實一直有個電影夢。
這部《戲臺》就是他讓夢想照進現實的方式。
其實,《戲臺》原本是一出由陳佩斯創作的話劇作品,早在十幾年前他就已經在舞臺上演出過了。
當時,陳佩斯非常喜歡這部作品的內核,他曾經無比激動的表示:
“能演《戲臺》,感覺自己這輩子沒白活。”
也許也是從那一刻開始,他心里便埋下了一顆要把《戲臺》改編成電影送上大熒幕的種子。
可惜拍一部電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改編劇本、當導演對于陳佩斯而言或許還是輕車熟路,但拉投資對他來說就有些張不開嘴。
再加上陳佩斯對藝術的要求又高,別人拍一部商業電影可能只要幾個月。
但陳佩斯卻非要把《戲臺》打磨成藝術品,拍了改、改了拍,一下子耗去了七八年時間。
許多急功近利的投資商感到耗不起了,《戲臺》在拍攝中便經歷了數度撤資。
沒有錢,劇本再好也只是一摞廢紙。
幸運的是,就在陳佩斯感到無助的時候。
曾經跟陳佩斯一起攜手11年登上春晚的朱時茂特意來向他雪中送炭。
在明星中,朱時茂其實也算不上大富大貴。
但一聽陳佩斯有急需,他還是眉頭也不皺一下的拿出自己多年來攢下的上百萬交到陳佩斯手上。
這才讓《戲臺》劇組度過了燃眉之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除了朱時茂之外,電影另一位主演黃渤的不離不棄,也給陳佩斯吃了一顆“定心丸”。
作為一位百億影帝,黃渤手上的片約自然是多的數不過來。
可他也心甘情愿的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戲臺》上。
不光是為了助力前輩陳佩斯的夢想,也因為他知道這一定是一出真正的好戲。
如今《戲臺》的口碑暴漲,足以證明黃渤又一次“賭”對了。
再說回電影的上映過程,好不容易殺青后,《戲臺》又面臨幾個新困境。
一是預售時票房相當低迷,只賣出了幾十萬。
二是這個暑期檔實在競爭激烈,姜文和大鵬的新電影早已開始搶占市場。
無奈之下,陳佩斯只好將《戲臺》的正式上映時間推遲到了25號。
好在這個決策給了《戲臺》起死回生的緩沖期。
一場點映過后,《戲臺》用過硬的品質贏得了觀眾上佳的口碑。
許多影迷更是自發的對電影內容進行二創和宣傳,起到了最好的傳播效果。
于是,《戲臺》的票房開始逆襲,如今總票房已經達到將近5000萬,是預售時的300多倍。
看到陳佩斯離夢想越來越近,朱時茂卻仍然感到不放心。
他在出席電影首映儀式時真誠的喊話陳佩斯:
“如果你這電影票房不好,我就拿個小板凳天天去電影院看,我來給你沖票房”。
看到兩個人眼中都泛起了淚光,觀眾們才知道。
原來世上真有這種“如果你不好,我會比你更難過”的友情。
朱時茂會對陳佩斯如此的掏心窩子也不奇怪。
畢竟他倆從年輕時便開始了一段同甘共苦、同進同退的感人友誼。
共苦同甘的日子
陳佩斯和朱時茂第一次以搭檔的身份出現在全國觀眾面前。
是在1983年央視春晚上表演《吃面條》。
濃眉大眼、器宇軒昂的朱時茂,和滑稽搞怪的陳佩斯看上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
但當他們一起出現在舞臺上時,卻有股奇妙的“化學反應”,讓觀眾覺得說不出的自然和諧。
再加上兩人的演技也的確過硬。
光是陳佩斯在小品里那一段無實物表演的吃戲,便足以被載入各大影視學院的教材。
于是,《吃面條》播出后成了當年春晚的一大亮點,全國觀眾再也不能忘記這兩位演員的名字。
可鮮為人知的是,這部小品登上春晚時其實也是困難重重。
在1983年之前,央視春晚上從來沒有過獨立表演形式的小品。
審查節目時,導演很忐忑,一直沒決定要不要上這個節目。
明明創作出了好作品,卻受到這樣的質疑,陳佩斯和朱時茂一度決定放棄上春晚。
好在這個節目的確精彩,最后導演還是頂住壓力讓他們登臺了。
事實證明這個充滿魄力的決定非常正確。
不但《吃面條》火了,而且小品也從這一年開始成了春晚上不可或缺的節目類型。
朱時茂和陳佩斯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接下來的11年里,他們總在除夕夜攜手為全國觀眾獻上精彩的表演。
《王爺與郵差》、《主角與配角》、《大變活人》……一部部作品的品質也從不讓觀眾失望。
可惜,2000年的時候發生了一場風波。
當時陳佩斯和朱時茂發現央視下屬的一家公司盜版出售他們的VCD。
換了旁人可能忍氣吞聲也就過去了,可他倆都是有傲骨的人,索性便打起了官司。
最后官司打贏了,但他們的事業卻大受影響,很少再有合作演出的機會。
有人覺得他們太沖動,陳佩斯卻說:
“那是我和老茂的作品,換了你你能忍嗎?”
相信這句話,一定也是朱時茂的心聲。從巔峰落幕,他們雖然失落,卻從沒后悔。
此后,陳佩斯專注話劇舞臺,朱時茂則為了生病的女兒下海做起了生意。
多年后,馮小剛當春晚導演時,曾經想請他們出山合作,但兩人又拒絕了。
不是為了賭氣,而是因為好本子越來越少了。
沒有好劇本、好作品,那就寧可不演,不去蹭春晚的熱度。
這種共同的心氣和對藝術純粹的熱愛,讓兩人盡管身處不同的領域,卻還是莫逆于心。
多年來他們不但始終保持著聯系,而且一方有難,另一方一定會不請自來的伸出援手。
相比于功成名就、大紅大紫,人生最大的幸運,或許是擁有朱時茂和陳佩斯這樣的患難之交吧。
結語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一部《戲臺》不僅圓了陳佩斯的電影夢,也讓他和朱時茂幾十年的友情再度得到了最好的驗證。
希望隨著《戲臺》的熱映,這兩位曾經給一代觀眾帶來無限快樂的老藝術家都能得償心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