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學派楊元相、鴻翎[臺]、劉晉元、時勇軍、李閩山、楊瑾、李意敏等誠摯推薦
任見:凱爾特人和特羅依德教『原創』
1
特羅依德教是凱爾特人特有的宗教。
特羅依德教是超部落的,跨越部落界限的,也就是整個民族共有的,他們信仰的是多神。
多神,可以理解為泛神,把一切物品或事件都認作神靈,歸為神力。
特羅依德教起始于自然,有明顯的自然崇拜色彩。崇拜山、河、森林、小溪,崇拜太陽、月亮、雷電、風暴,也崇拜馬、鹿、豬、綿羊等動物。
有人研究說“特洛依德”的字義是“橡樹” 。高可接天的橡樹被凱爾特人尊為圣樹,即天神。
2
凱爾特人的宗教祭祀儀式十分隱秘。
時間:夜闌人靜、滿月高懸之際;地點:樹林中的橡樹下;祭司:特洛依德教職人員。
祭司身著素服,手持橡樹的枝條,在兩頭白牛做的犧牲面前,舉行一項一項的神秘活動。
在荒僻、幽暗、寂靜的森林里執祭,極富神秘色彩,因而易于讓人信服。
馬,雌馬,尤其是帶著馬駒的雌馬,也是特羅依德教崇拜的神。
凱爾特人和世界上其他人類先民一樣,在險惡的自然環境中艱難地繁衍,看到的馬,既體魄健壯,又生育了小馬駒,自然羨慕而向往。所以,凱爾特人對雌馬和帶著馬駒的雌馬的崇拜,是跟族群生育的期望密切相關的。
3
特羅依德教的主要教義是人有靈魂而靈魂不滅。
人的肉身即使死了,靈魂亦會轉移到另一個軀體上繼續生存,所以,人無需畏懼死亡。
特羅依德教的教職人員在族群生活中地位是很高的。
教職人員掌管拜神、祭祀等宗教活動,還承擔部落的文化教育任務,傳授生活中的儀式、風俗,告訴青年人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應當怎樣做不應當怎樣做,所以,他們具有不亞于軍事權力的威信。
凱爾特人沒有文字,無法記載部落的文化教育內容,全靠教職人員的記憶和背誦,一代一代地傳承。這樣,特羅依德教的教職人員不僅壟斷了文化教育,也壟斷了法律解釋和裁判權力。
4
特羅依德教規定,每年于一個固定的日子集中在卡爾弩德斯部落,由教職人員調解、裁決部族間的爭執。
教職人員在部落內擁有極大的特權,免納賦稅、不服兵役、不受習俗約束。
作為特權階層的教職人員,與氏族首領、部落顯貴一起,構成高居于平民之上,與平民對立的特權階級。
握有軍事權力的氏族首領,把他們制定的規矩以特羅依德宗教教義的形式固定下來,教職人員則以教義詮釋為特權,攫取更多世俗權力,干預政治事務,于是,政教媾和便產生了。
5
政教媾和,相互強化權力,破壞了原始的平等。
在凱爾特人的族群中,“戰利品原則”就以宗教禁律的形式固定下來的,任何人不得改變,很少有人敢于蔑視這一禁律,隨意私藏一件掠來的戰利品。
“戰利品原則”成為宗教信條,壞處是在戰爭罪中隨意殺戮俘虜,而不把戰俘帶回去當作奴隸用于生產勞動。
特羅依德教消亡于“鐵器時代”的到來。
選自6卷本《浪漫國度》第1卷
2007.12,于瑞歐村
《帝都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