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媒7月22日報道,據英媒披露,英國在印度航空空難中遇難者的遺體運送工作出現了極其嚴重的失誤。遇難者家屬再次遭受心靈重創,因為他們的親人遺體在運送回國前被錯誤識別。其中一名遇難者的親屬在得知靈柩內并非其家人,而是一名陌生乘客的遺體后,不得不取消葬禮計劃。
另一令人痛心的案例是,空難中多名遇難者的“混合”遺骸被錯誤地放入同一靈柩中。這些遺骸在上周末下葬前不得不進行分離。倫敦內西區驗尸官菲奧娜·威爾科克斯博士在通過DNA比對來核實運送回國的英國遇難者身份時,才發現這些令人震驚的失誤。
今晚,倫敦和印度已就此丑聞展開高層調查,預計英國首相斯塔默將在本周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時,向印度總理莫迪表達關切。盡管目前僅發現兩起身份誤認事件,但人們擔心可能還存在更多此類錯誤,讓家屬們籠罩在不確定性的陰影之下。
在印度航空171航班從艾哈邁達巴德起飛前往倫敦蓋特威克機場后不久,因動力喪失而墜毀,機上261人遇難,其中52人為返程的英國人。
部分遇難者根據其宗教信仰,在印度迅速進行了火化或土葬,而代表眾多英國家屬的航空律師詹姆斯·希利-普拉特表示,至少有12名遇難者的遺體已被運回英國。
希利-普拉特受雇調查這起初步報告顯示由夢想客機燃油供應被故意或意外切斷所引發的災難真相,并在法庭上爭取賠償。
但本周,他正在調查這起身份識別失誤事件。
“過去一個月,我一直坐在這些可愛的英國家庭中,他們首先想要的就是親人能夠歸來,”他告訴記者。
“但有些人收到了錯誤的遺骸,他們對此感到極度悲痛。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數周,我認為這些家庭需要一個解釋。”
他表示,盡管收到“混合”遺骸的家庭已能夠將其分離并舉行葬禮,但第二組家庭——他稱之為X家庭——則陷入了“困境”。
“X家庭無人可葬,因為靈柩里是錯誤的人。如果不是他們的親人,那問題來了,靈柩里是誰?可能是另一名乘客,而他們的親屬也收到了錯誤的遺骸。
“驗尸官也面臨問題,因為她轄區內有一名身份不明的人。”
這位律師現在正試圖查明從遺體從失事飛機殘骸中被救出到運抵英國這一整個回收和識別過程中的確切事件鏈。
這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6月12日災難發生后抵達印度的悲痛英國家屬對混亂的地面行動感到憤怒,并立即意識到身份誤認的危險。
一位親屬批評“遺體識別和處理過程中缺乏透明度和監督”,并呼吁派遣英國主導的身份識別小組。
“我們的親人是英國公民。他們在世時理應得到更好的對待。他們去世后也理應得到更好的安息,”一位心懷怨恨的家屬表示。
遺體回收工作在飛機墜入艾哈邁達巴德機場附近的一家醫療宿舍和住宅后不久即開始。該工作由艾哈邁達巴德警察和消防部門以及州災難響應部隊的當地救援隊領導。他們使用了嗅探犬和高科技搜索設備,并得到當地志愿者的協助,他們用手在扭曲、冒煙的金屬中搜尋。
三天之內,人們認為幾乎所有遇難者的遺體都已被找到,盡管1500攝氏度的高溫已使大部分遺體燒得面目全非、無法辨認。還有一些遺體因撞擊力而殘缺不全或支離破碎。這意味著許多家庭從作為中央身份識別中心的艾哈邁達巴德民事醫院收到的遺體是裝在塑料容器中,而非靈柩里。
親屬們被要求提供DNA樣本用于身份識別,但在最嚴重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依靠牙科記錄進行比對。家屬們只能依靠官員準確執行這一過程并正確標記容器。
“沒人查看遺體。我們不被允許看,”來自布萊克本的阿爾塔夫·塔朱說,他的父母——72歲的亞當和70歲的哈西娜,以及女婿51歲的阿爾塔夫胡森·帕特爾——在倫敦喪生。
“他們只是說,‘這是你的母親或父親’,并給了我們一個帶有身份識別號碼的紙質標簽。我們不得不相信他們的話。這太可怕了,但人們能做什么呢?”
塔朱從一名警察聯絡官那里得知了這一混亂情況。他感到欣慰的是,他的父母和姐夫并未卷入這場混亂,因為他們根據穆斯林信仰迅速在印度下葬。
到6月28日,印度當局聲稱DNA測試已確認所有260名遇難者的身份。那些被運回英國的遇難者由印度航空運送,盡管一些家庭抱怨航空公司存在不必要的延誤和缺乏信息。
《每日郵報》聯系威爾科克斯博士時,她表示不便發表評論。
希利-普拉特補充說:“根據已知證據,這些逝去親人的監管鏈糟糕得令人無法接受。今晚,政府消息人士稱,英國災難受害者身份識別專家已被派往艾哈邁達巴德,“以支持英國的領事響應”,并“了解國內受害者身份識別、停尸房運營和支持服務的流程”。
這些專家向威爾科克斯博士提供了有關已運回人員的信息,威爾科克斯博士于7月10日開啟并暫停了對12起死亡事件的調查。
政府發言人表示:“遺體正式身份識別是印度當局的事務。我們理解這是家屬們極其痛苦的時刻,我們的思念與他們同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