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聞記者 王艷珅)從7月開始,宿遷全面實施孕產婦住院分娩“零自付”政策。無論是職工醫保,還是居民醫保,都能享受相關待遇。政策落地后,孕產婦和家人們的“減負”效果如何?大家都省了多少錢?7月22日,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當日上午,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宿遷醫院產科病房,記者見到了準備出院的產婦鐘女士。鐘女士介紹,這次生孩子的總費用是3581.3元,其中醫保報銷2259.58元,加上補助,個人僅支付86元。鐘女士說:“這次生孩子的花費比一胎少了很多,沒想到能報銷這么多。”
同樣減負不少的,還有市民陳先生一家。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妻子住院分娩總費用8329.9元,發生符合醫保政策范圍內的費用為7702.1元,按原來的政策,可以定額報銷5006.37元,民政補償2236.94元,個人需支付1086.59元。新政策出來后,再減去財政補助559.23元,現在個人需支付527.36元。
江蘇省人民醫院宿遷醫院醫保處處長柏紅告訴記者,無論是職工醫保,還是居民醫保,只要處于待遇享受期,市民無需申請,出院結算時即可享受補助。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零自付”并不代表完全不用花錢,醫保目錄范圍外的一些自費藥品、耗材或醫療服務項目,如單人間、套間病房床位費支付標準以上部分等,屬于個人自費費用,不屬于補助范圍。截至7月21日,該醫院已有110名孕產婦享受到了該項補助政策,補助資金18.82萬元。
記者從宿遷市醫療保障局了解到,孕產婦需要滿足3個條件,可以獲得補助:一是參加江蘇省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且處于待遇享受期;二是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分娩;三是住院分娩發生的醫保目錄范圍內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按規定支付后,屬于個人自付部分的醫療費用。滿足上述3個條件的,個人自付部分醫療費用由省財政給予補助。
什么是個人自付費用和個人自費費用?個人自付費用,是指住院分娩以及住院分娩期間診治生育引起的并發癥發生的醫保目錄范圍內生育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按規定支付后,剩余的需由參保人個人支付的醫療費用。個人自費費用,是指發生的醫保目錄范圍外的費用,應全部由參保人個人支付的費用。如果參保人結合自身需要和經濟情況,選擇住院分娩醫保目錄范圍外的一些自費的藥品、耗材或醫療服務項目,如單人間、套間病房床位費支付標準以上部分等,這些自費費用不屬于補助范圍。
那么,補助是否需要個人申請?記者了解到,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孕產婦住院分娩財政補助實施免申即享,無需個人申請。孕產婦在辦理出院結算手續時,定點醫療機構不收取前述醫保目錄范圍內個人自付費用。二是因異地生育等情形回參保地辦理手工(零星)報銷的,在辦理手工(零星)報銷時,由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將個人自付部分的補助發放給孕產婦本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