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鐵最近有只警犬徹底火了!它叫“星辰”,是條7歲的史賓格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擁擠的地鐵站里巡邏搜爆。但讓它出圈的,是那副走路昂首挺胸、眼神犀利的樣子——網友給它起了個外號叫“傲嬌警犬”,調侃它“仿佛知道自己有多帥,走路都帶風”。它執勤時專注的姿態被乘客拍下來傳到網上,一夜之間刷屏了。有人笑說:“這氣質,簡直警犬界的霸道總裁!”
其實杭州地鐵的“警汪天團”藏龍臥虎。除了新晉網紅星辰,還有去年就“一‘站’成名”的警犬瑪麗。去年跨年夜,地鐵人擠得像沙丁魚罐頭,訓導員汪旭軍為了不占乘客空間,把瑪麗抱起來,讓它只用兩條后腿站著乘車。瑪麗全程淡定“罰站”的照片被拍下,網友直呼“心疼又好笑”,夸它是“敬業標兵”。后來有位阿姨看不過去,挪出空位讓它趴下,瑪麗才乖乖貼著汪旭軍的腳休息。
這些警犬的工作強度可不輕松。每天雷打不動的工作表是“半天巡邏+半天訓練”,尤其早晚高峰時段,它們要跟著訓導員在人流最密集的地鐵站穿梭,一次巡邏就得3小時。馬里努阿犬瑪麗精力旺盛,但汪旭軍說有時累得實在撐不住,“只能靠著我腿趴一小會兒”。去年底瑪麗耳朵發炎耷拉著,照樣精神抖擻執勤,后來還考上了“四級搜爆犬”——相當于警犬里的專業職稱。
暖心的是警犬和訓導員的日常
。汪旭軍每天上班頭件事就是打掃犬舍、給瑪麗梳毛。冬天怕瘦弱的瑪麗凍著,他特意買了毛衣給它穿上,甚至帶回自己寢室保暖。瑪麗愛吃肉,這位健身達人加練完總揣著雞胸肉去加餐,“它一看到我就搖尾巴流口水,眼睛直勾勾盯著”。另一只功勛犬“靈犀”的訓導員崔震說過,警犬其實像三四歲的孩子,能和人交流感情,訓練本質是“教它們學會思考”。
杭州地鐵警犬隊的選拔門檻相當高。每只上崗的警犬都要經過嚴苛測試,從嗅覺靈敏度到環境適應力層層篩選。星辰能成為“明星”,靠的不只是顏值——它巡邏時看似傲嬌的姿態,實際是高度專注的表現:昂頭是為更好接收訓導員指令,一旦嗅到可疑物會立刻示警。這支隊伍目前有13位訓導員和20頭警犬,除了星辰和瑪麗,還有11歲的史賓格犬“靈犀”——它2015年就被公安部評為“功勛犬”,拉布拉多“驍勇”也是同批獲獎的“老前輩”。
走紅背后是科技與溫情的碰撞
。社交媒體時代,星辰“傲嬌”巡邏的視頻被瘋轉,網友從它身上看到警犬的反差萌。而更早的瑪麗“站立乘車”視頻能刷屏,同樣因為觸動了現代人對“職業感”的共鳴——警犬的敬業與不易,在鏡頭下成了有血有肉的故事。這種自發傳播,無形中拉近了警務工作與公眾的距離。
如今警犬已成杭州地鐵的獨特風景線。它們穿梭在車廂間,既守護安全,也傳遞溫度。有乘客說,看到星辰昂首闊步的樣子,“莫名覺得安心”;而瑪麗被抱在懷中的畫面,更讓人記住“警犬也是需要被保護的伙伴”。地鐵方坦言,這些“毛孩子”讓冷冰冰的安檢流程多了人情味。
其實警犬“網紅化”早有苗頭。2016年上海地鐵有只警犬因淘氣被訓導員“壁咚”教育,網友笑稱“公務員挨訓現場”。但杭州警犬的持續出圈,更多源于真實的工作場景——它們不必刻意賣萌,日常執勤的專注、疲憊甚至小互動,已足夠動人。
說到底,人們愛的不僅是警犬的“傲嬌”,更是那份專業與忠誠。它們提醒著我們:在這座城市的鋼鐵脈絡中,始終有一群無聲的守護者,用濕漉漉的鼻子和敏銳的耳朵,編織著看不見的安全網——而這份守護,值得所有掌聲。
內容和圖片都是從互聯網上收集的,如果有涉及侵權,或者引起大家的不滿,請聯系我,我一定及時刪除,謝謝大家了!
~~~///(^v^)\\\~~~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