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您喜歡本文,請不吝
關注、轉發、點贊、打賞
大家好,我是老丁。
對近期引起廣泛關注的杭州自來水事件的通報層級,已從最初的杭州余杭水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余杭水務公司”),遞進到7月19日的余杭區政府,再到今天傍晚,杭州市聯合調查組發布了《關于杭州市余杭區部分小區供水異常調查情況通報》。
該怎么看杭州市層面這份最新的情況通報呢?該說不說,還是有些進步的吧。
除了在字數上比之前三份通報( 余杭水務公司曾先后發布過兩份 )都多很多外,在補償措施方面,最新的通報不僅承諾免費更換凈水器濾芯,還明確對受影響的自來水用戶7月份水費全額免收。
想想在7月17日余杭水務公司的第二份情況通報中,可只承諾“會給予7月份每戶5噸水費的減免”呢,被當地居民怒批 “不差這5噸的水錢”“感覺這個解決方式像在哄小孩”。
對比下來,最新的補償還真是大方了不少呢。之前那些對減免5噸水費嗤之以鼻的居民,這回該對這份大氣、敞亮感到滿意了吧?
先等等。這些居民那段時間損失的,恐怕不止濾芯和水費吧?那幾日因水質突變搶囤的大量礦泉水,生活上造成的極大不便,洗漱、引用等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傷害,這些又該如何補償或作價呢?
沒說。
關于水質異常的原因,“糞水”那是肯定不會是“糞水”的,一位“編造余杭‘ 糞水 ’謠言”的網民,昨天已經被通報刑拘了。
最新的通報稱,經查,水樣中檢測出的硫醚類物質是一種有機硫化物,在水中較低濃度即可產生蒜味、沼澤味、腐臭味等異味,“綜合分析,此次供水嗅味異常是氣候、環境、水動力條件等多種因素疊加情況下導致的”。
關于自來水出現“發黃”“發渾”問題,最新的通報表示,目前供水管道主要是鐵質管道,事情發生后有關公司先后采取水源切換、供水調度和水管沖洗等措施,引發供水水流方向發生變化、水流速度突變,沖刷管壁導致銹層脫落產生“黃水”或“渾水”,部分進入供水水箱或用戶,一般放水一段時間后可恢復正常。
請注意這句“ 一般放水一段時間后可恢復正常 ”,此前的媒體報道稱,“ 事發一天后,市民放水兩小時仍有深褐色沉淀物 ”。
最新的通報中還梳理了一個“事件”時間線,顯示7月16日早8時許,水廠工作人員即巡查發現異味,9點20分水廠完成水源切換。不過在此前主流媒體的報道中,自來水出現明顯異味大概起于16日上午9時,而后問題持續……
同樣在這個“時間線”里,顯示7月17日下午3時許,“供水基本恢復正常”。從7月17日下午4時20分余杭水務公司發布第二份情況通報,到7月19日下午3時22分余杭區政府發布情況通報,其間似乎“風平浪靜”。
然而根據之前媒體的報道,至少即便到了7月18日,仍有居民表示稱家中自來水有“黃色沉淀物”。
說到問責,根據最新的通報,共有7名領導干部被問責,除1人被撤職外,其余6人中2人被誡勉,3人被警告,1人被嚴重警告。
是不是又想脫口而出“罰酒三杯”這四個字?別呀,人《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說,他個人認為這樣的追責程度是恰當的,“我們不應鼓勵過度追責,那樣會把在基層工作的同志給嚇住。畢竟這不是人為過失導致的責任事故,做得不好的地方,批評教育,督促今后改進就可以了”。
只能說,老胡真的可以的。
今天是7月23日,或許不少人未必還能記得,14年前今天的溫州7·23動車事故。
最近老丁經常聽到有人說,杭州主流媒體這么發達,此次自來水事件卻沉默得震耳欲聾;我們進入到藍底白字大通報時代等。14年前的那場悲劇后,媒體的表現可不是這樣的。
彼時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正是在媒體的追問下爆出了那句金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撫今追昔,都付笑談中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