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正式邁入超級老齡社會,“養老”這兩個字,不再是遙遠的未來,而是切切實實地擺在了眼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25年3月,全國60歲以上人口已突破3.2億,占總人口22.7%,差不多每5個人里就有1個老年人。這時候,一個現實問題就來了:人老了,錢夠花嗎?
國際勞工組織建議,養老金替代率達到70%比較合適,也就是說退休后拿到的錢,應該是退休前工資的七成,這樣才能基本保障體面生活。可我國目前平均養老金替代率只有44.8%。這意味著,很多人一退休,生活質量就大打折扣,甚至更低。
那咱到底屬于哪一檔養老金水平呢?未來能不能靠它穩穩過日子?別急,全國退休金分8級,咱們來看看自己在哪一檔。
人社部養老金研究中心發布的《全國養老金水平分析報告》顯示,退休金可以分成8個級別。前4級,那妥妥是“衣食無憂”派;后4級,就有點“壓力不小”了。
先說說“衣食無憂”派。第一級是月入1.5萬元以上,這可是頂配人生,只占全國退休人群的0.5%,屬于天花板級別。像高級公務員、央企高管、知名高校專家這些,在一線城市生活毫無壓力,退休生活那簡直就是升級版人生。
第二級月入1萬 - 1.5萬元,屬于中產之巔。副廳級干部、高校教授、國企高層大多在這個級別。在大城市過個小資生活沒問題,還能存點錢,偶爾出去旅游。
第三級月入8000 - 10000元,能過上體面生活。中層公務員、央企技術骨干、優質民企白領多在這個范圍。在二線城市生活游刃有余,小資和實用主義并存。
第四級月入6000 - 8000元,生活穩定舒適。基層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老國企職工大多如此。在小城市能過得滋潤,大城市就得精打細算了。
再看看“壓力不小”組。第五級月入4000 - 6000元,這是最普遍的一群人,約占27%。日常生活勉強能維持,但遇到大病、子女買房就捉襟見肘了。
第六級月入3000 - 4000元,屬于湊合型。中小企業職工、部分基層事業人員大多在這個級別。在小縣城或農村能維持生活,大城市就寸步難行了。
第七級月入2000 - 3000元,得靠子女或兼職補貼。企業老工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者多屬于這種情況。
第八級月入2000元以下,這是最底線生存。農村老人和部分靈活就業者大多如此,基本靠地、靠子女、靠天吃飯。
面對這么大的差距,咱們該怎么辦呢?別擔心,中國養老金改革正在加速。人社部已經明確,到2030年將實現養老金全國統籌,覆蓋率提高到95%以上。但這不意味著個人就能高枕無憂了。
養老有三大支柱,不能只靠基本養老保險這第一根“拐杖”。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是有條件單位的福利,能提供雙份保障;個人養老金賬戶每年最多可交1.2萬元,還能享受稅收優惠;養老理財產品或基金是跑贏通脹的關鍵工具。
截至2025年4月,全國已有2780萬人開通了個人養老金賬戶,繳費超過2100億元!
37歲的程先生工作12年了,社保繳費基數是本地平均工資的2倍,每年個人養老金也按上限交。他的目標是退休后做到第四級:不奢華,但也不用發愁。
現實是殘酷的,但選擇是自己的。咱別盯著別人的養老金羨慕,得盯住自己的賬戶,行動起來。現在問題來了,你目前在哪一檔?你希望退休后在哪一檔?你有沒有開始做養老金規劃?來評論區聊聊你的養老目標,咱們一起攢出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