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5月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公開痛批行業“零公里二手車”的怪象,將“零公里二手車”推向輿論風口之后,近日,哪吒汽車被曝通過“零公里二手車”虛報銷量超6萬輛,極氪汽車則因展車銷售引發“零公里二手車”爭議,兩起事件將這一潛伏行業多年的灰色地帶再次推向公眾視野。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內卷加劇的背景下,當魏建軍怒斥其為“行業毒瘤”,當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此類車輛占二手車市場12.7%、新能源車型超六成,“零公里二手車”已從個別現象演變為擾亂市場秩序的頑疾,折射出行業轉型期的浮躁與監管挑戰。
■廖木興/制圖
從哪吒銷量造假到極氪展車爭議
日前,哪吒汽車的“銷量泡沫”破裂,撕開了“零公里二手車”亂象的一角。
根據報道,相關媒體所獲取的內部記錄顯示,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間,哪吒通過向待發運車輛提前投保,將64719輛未實際交付的汽車計入銷量,占同期宣稱總銷量11.7萬輛的55%?!疤崆巴侗<匆暈橐咽鄢觥保涿涗N商的話揭露了操作邏輯:這些車輛名義上完成“銷售”,實則成為庫存,后續以“零公里二手車”或低價拋售,而消費者往往被隱瞞保險提前生效的事實。更值得警惕的是,經銷商稱,哪吒自2022年底開始以此騙取即將取消的新能源補貼。
同樣引發消費者關注的還有,近日極氪品牌“零公里二手車”當新車賣給消費者的話題熱度也在行業內持續升溫。根據此前相關報道,極氪被指通過直營門店體系,將大量已投保過戶的庫存車輛當作新車,以“限時優惠”等話術兜售給不知情的消費者,引發大量投訴。報道稱,極氪的這套操作在全國多地上演,貴州、重慶、廣州等地的消費者在支付定金、準備提車時,發現自己購買的“新車”竟已購買過交強險,甚至已完成過戶登記,淪為不折不扣的“二手車”,當他們要求維權退賠時,往往會遭到推諉或拒賠。
對此,極氪品牌7月20日通過社交賬號發布澄清聲明稱,相關報道中涉及的車輛均為可正常銷售的展車,為確保展示期間的安全,車輛雖已經投保交強險,但從未開具零售發票,也未在任何車管所進行新車注冊登記或上牌,其法律屬性始終屬于未注冊的全新商品車。極氪還聲明稱,由于展車通常存在3-5個月的庫齡,因此會根據商品車的展示歷史或庫齡時間進行折扣明示銷售,購買的消費者,同樣享有新車首任車主的全部用車權益。
然而,質疑聲并未平息。在以上事件中,“零公里二手車”究竟如何定義;消費者如何判別自身是否購買到這些車型;以極氪的上險展車為例,其問題又出在哪里?
何為“零公里二手車”?
今年5月,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對于“零公里二手車”的炮轟,讓這個在行業內存在已久的潛規則,迅速暴露在外界視野中。從定義來看,“零公里二手車”指的是那些雖已完成注冊登記,但幾乎未被實際使用、行駛里程極低的車輛,其里程數通常接近于0公里。
按照魏建軍的說法,目前懂車帝、瓜子二手車等多個平臺上有三四千家都在賣“零公里二手車”,這些新車剛完成上牌注冊,就以二手車的名義重新流入市場,對正常的汽車銷售市場造成了沖擊。記者在一些二手車交易平臺上搜索“零公里二手車”或“準新車”等關鍵詞,確實發現了大量相關車源,而且幾乎涵蓋當下所有主流汽車品牌,且售價也比全新車型低15%-20%。
有二手車商透露,“零公里二手車”已經存在多年,但此前并不算普遍。直到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飛速發展,與此同時傳統油車受到猛烈沖擊,價格戰愈演愈烈,零公里二手車的體量飛速擴大,約在2024年年中成為行業常態。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二手車市場中“登記日期≤3個月、里程數≤50公里”的車輛占比已達12.7%,其中新能源車型占比超60%。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王萌預測,今年零公里二手車可能達到百萬臺的體量。
王萌表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三:一是廠家為消化庫存車、運損車等不影響4S店價格體系的車輛,通過批量渠道出貨;二是廠家出于規避出口限制等策略需求;三是二手車行業競爭激烈,二手車商被迫拓展零公里二手車業務。
再回到極氪展車爭議問題上。極氪表示,其展車折扣銷售模式,屬于正常商業行為,與“二手車”交易存在本質區別。然而,因極氪展車上險,其算不算“零公里二手車”也成為了概念邊界上的模糊地帶,引發業內探討。
記者從相關經銷商處了解到,展車售賣在經銷店并不少見,但很少會有經銷商為展車上險。有經銷商表示:“偶爾會有廠商需要向經銷商租借車輛用于外拍或展示等用途,可能才會給展車購置交強險或商業險。”但同時可以肯定的是,上險并不意味著車輛出售,在汽車銷售體系中,僅有“開票與上牌”后,才會判定為車輛“出庫售賣”。
極氪也表示,對于任何涉嫌侵害消費者權益、違背誠信經營的行為,極氪始終秉承零容忍態度,已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小組對相關問題進行徹查改進,并將持續提升消費者的購車體驗。極氪強調,將通過更透明的信息發布和更及時的用戶服務,減少大家的疑慮,希望通過真誠溝通、消除誤解,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良性與可持續的發展。
負面影響亟待監管規范
“零公里二手車”現象的存在,給消費者、車企以及整個汽車行業都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
對消費者來說,雖然表面上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買到近乎全新的車輛,但實際上,購買這類車后,往往會失去首任車主享有的諸多權益,比如三電(電池、電機、電控)的終身質保,一旦核心部件出現故障,消費者將面臨高額維修費用。而且由于中間環節復雜,甚至存在不少灰色地帶,車輛出現問題之后車主想維權也是困難重重,何況日后轉售時還會面臨更大的價值貶損風險。
從行業數據來看,“零公里二手車”的大量涌現,導致新車市場價格受到沖擊。同一款車型,新車和“零公里二手車”價格差距過大,使得消費者對新車價格產生懷疑,持幣觀望情緒加重,影響了整個新車市場的銷售節奏。這當中包括部分車商將國內新車上牌后,以二手車名義出口,借此繞開進出口管制和高額關稅;一些汽車制造商為保持產能使用率,將未出售的新車轉變為“零公里二手車”,以此美化銷售數據,快速回籠資金。
對于整個汽車行業來說,“零公里二手車”現象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讓合法合規經營的企業和經銷商面臨更大的壓力,整個產業鏈陷入惡性循環。同時,虛假的銷量數據也會誤導政府部門在制定產業政策時出現偏差,不利于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面對“零公里二手車”這一行業亂象,相關部門已開始采取行動加強監管。今年5月,商務部率先行動,召集行業機構及車企召開閉門會議,明確要求“強化全流程監管,建立信用評價體系”,旨在規范整治“零公里二手車”亂象。此外,有消息稱,工信部擬協同相關部門規范整治零公里二手車現象,從源頭進行規范管理,若政策落地,有望對這一亂象起到極大的遏制作用。
同時,車企也在同步發力,比亞迪、奇瑞等車企啟動經銷商違規上牌追責機制,從企業內部加強管理,減少此類違規現象的發生。例如,比亞迪規定,一旦發現經銷商存在違規上牌操作,將對經銷商進行高額罰款,并取消其部分車型的銷售資格。奇瑞則建立了嚴格的車輛銷售監控系統,對車輛的流向和銷售情況進行實時跟蹤,確保每一輛車的銷售都符合規范。
再有,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關于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明確表示支持企業通過正常的方式參與市場競爭,堅決反對無底線的“價格戰”。
消費者如何判別規避風險?
需注意的是,盡管監管部門已采取行動,但此類現象短期內可能仍將存在。而在此期間,作為普通消費者應如何保障自身權益不受侵害呢?
記者建議通過“三查三問”規避風險:一查登記與生產日期,避免購買庫存超6個月的車輛,防止買到長期積壓的“準新車”;二查維修保養記錄:通過4S店系統確認車輛是否為試駕車或展車,避免買到“高強度使用”的車輛;三查第三方檢測報告:重點關注電池健康度、輪胎磨損、底盤損傷等指標,避免買到“暗病車”。
■新快報記者 陳鏇 整理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