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報道,2025年上半年,巴西對華稀土出口額達到670萬美元,是2024年同期的三倍,出口量暴增兩倍。中國自身本就是稀土大國,此番大量進口巴西稀土,背后有著諸多值得探究的戰略考量。
稀土(資料圖)
稀土,并非指稀有的土壤,而是17種金屬化學元素的合稱。根據原子電子層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稀土分為輕稀土和重稀土。輕稀土化學性質相對活潑,像鑭、鈰等,在冶金、玻璃陶瓷等行業應用廣泛,能提升鋼材性能,讓玻璃更澄清。重稀土則更為稀缺,像鋱、鏑等,其獨特的物理特性,在電子、新能源、國防軍工等高端領域不可或缺。
在當下,稀土被稱作現代工業的“維生素”,從日常生活中的智能手機,到關乎國家戰略的航天衛星,從新能源汽車的電機,到先進的軍事裝備,稀土都發揮著關鍵作用。在電動汽車領域,稀土永磁材料可大幅提升電機效率,減少能耗;在5G通信設備里,稀土能增強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和速度;在軍事裝備上,稀土更是讓武器裝備具備更高性能,如隱身戰機的隱身涂層、精確制導武器的關鍵部件等都離不開稀土。可以說,稀土在現代工業體系中,雖用量不大,卻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國在全球稀土產業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是全球公認的稀土大國。在儲量方面,雖經過多年開采,中國稀土儲量仍位居世界前列,約占全球的40%。在產量上,長期以來,中國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為全球市場供應了大量的稀土產品。而且,中國擁有全球最為完整的稀土產業鏈,從稀土開采、選礦,到冶煉分離,再到深加工,一應俱全。在技術層面,中國的稀土提純技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能夠生產出高純度的稀土產品,滿足高端產業的需求。
然而,回顧過去,中國稀土產業也曾面臨諸多困境。在早期,由于技術水平有限,中國在稀土提煉方面能力不足,只能大量出口稀土原礦。當時,國內稀土行業管理也較為混亂,眾多小型私人稀土公司無序開采,不僅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還導致大量稀土資源以低價流向海外。隨著時間推移,中國稀土全球儲量占比從最初的超90%,下滑到如今的約40%。過度的開采不僅讓資源儲量減少,還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比如在一些稀土開采地,出現了土地塌陷、水源污染等問題。
稀土(資料圖)
鑒于稀土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中國已深刻認識到保護國內稀土資源的緊迫性。過去過度依賴國內資源開采,使得儲量占比大幅下降。如今,通過從巴西等國進口稀土,能夠減少對國內稀土的開采強度,為子孫后代保留更多的寶貴資源。中國一方面加大力度打擊國內稀土非法開采和走私行為,加強對稀土出口的管控;另一方面積極拓展進口渠道,從巴西大量進口稀土,就是實現資源獲取渠道多元化的重要舉措,有助于保障國內稀土供應的長期穩定。
中國在稀土提純技術方面擁有絕對優勢,全球約90%的稀土分離產能掌握在中國手中。為了維持這一技術優勢和產業安全,中國嚴禁稀土提純技術轉移到海外。像巴西、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雖擁有豐富的稀土礦,但缺乏相應的高端加工能力和完整產業鏈。這就使得全球的稀土礦,大多要運往中國進行精煉加工。即便美國等國家試圖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但其自身稀土開采和加工技術落后,短期內難以建立起完整的產業鏈。中國從巴西進口稀土,不僅能鞏固自身在全球稀土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還能進一步強化對全球稀土產業的掌控力。
美國一直試圖打破中國在稀土領域的主導地位,積極拉攏其他國家,企圖重建稀土供應鏈。巴西作為全球第二大稀土儲量國,已探明稀土儲量達2100萬噸,其資源潛力巨大。中國與巴西在稀土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大量進口巴西稀土,將巴西納入自身的稀土產業鏈體系,能夠有效削弱美國構建“去中國化”稀土供應鏈的企圖。此前,美國為獲取稀土資源,在格陵蘭島等地積極布局,但成效不佳。如今,中國通過與巴西合作,基本實現了對全球主要稀土儲備國的產業鏈控制,讓美國在尋找稀土礦源方面面臨更大困難,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的話語權。
巴西在全球稀土資源版圖中占據重要位置,其稀土儲量位居世界第二。在巴西的北部地區,如戈亞斯州的塞拉貝爾德礦區,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且該礦區的稀土礦石中,重稀土占比較高,達到45%,遠高于其他一些稀土產地。這為重稀土資源相對短缺的中國,提供了重要的資源補充。而且,巴西稀土礦還伴生鈷、鎳等電池金屬,綜合提取效率較傳統礦區提升17%,可同步滿足中國新能源產業對多種關鍵原材料的需求。
不過,巴西雖坐擁豐富的稀土資源,但其稀土產業發展卻相對滯后。在開采和加工技術方面,巴西與中國存在較大差距,缺乏完整的稀土產業鏈。這導致巴西無法將自身的資源優勢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只能依靠出口稀土原礦獲取有限的收益。與中國合作,對巴西而言是一個絕佳的發展機遇。中國可以憑借自身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幫助巴西提升稀土開采效率和加工能力,推動巴西稀土產業的發展。同時,巴西向中國穩定供應稀土,也能保障中國稀土加工產業的原料供應,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
巴西總統(資料圖)
美國長期以來試圖在稀土領域擺脫對中國的依賴,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一方面,美國加大對國內稀土礦的開采力度,但其國內稀土儲量有限,且開采成本高、環保壓力大。另一方面,美國拉攏盟友,如日本、澳大利亞等,試圖組建“稀土聯盟”,構建新的稀土供應鏈。此外,美國還對巴西等稀土資源豐富的國家進行投資,試圖掌控這些國家的稀土資源。然而,美國在稀土開采和加工技術方面,與中國存在較大差距。美國資助的一些稀土項目,其關鍵設備仍需從中國進口,大部分稀土仍需運往中國進行精煉。而且,美國在推動“去中國化”稀土供應鏈的過程中,面臨著成本高、技術瓶頸難以突破等諸多問題。
中國從巴西大量進口稀土,正是對美國一系列舉措的有力反制。通過與巴西的深度合作,中國不僅獲得了穩定的稀土資源供應,還進一步鞏固了自身在全球稀土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同時,中國與巴西的合作,也讓美國在構建“去中國化”稀土供應鏈方面面臨更大挑戰。中國通過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影響力,將全球主要稀土資源國納入自身產業鏈體系,使得美國試圖擺脫對中國稀土依賴的目標變得更加難以實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