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報道,據歐洲國家安全部門人士于2025年透露,從今年年初到5月中旬這段時間里,烏克蘭從前前后后多個國家那,一共接收了差不多42萬枚大口徑炮彈。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單單從這個數字就能看出,烏克蘭前線的戰(zhàn)斗,那激烈程度一直就沒降下來過,一直處在高位。
澤連斯基(資料圖)
其實烏克蘭一直眼巴巴盼著這些炮彈呢。仗打了這么久,消耗太大,烏克蘭軍隊的彈藥庫存早就告急了。有了這42萬枚炮彈,首先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燃眉之急,給前線作戰(zhàn)的烏軍增加底氣。畢竟打仗的時候,彈藥充足太重要了,心里不慌,作戰(zhàn)的時候戰(zhàn)術執(zhí)行也能更到位。
可這42萬枚炮彈里,來自美國的僅有大概16萬枚,剩下差不多三分之二,是從歐洲國家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從第三國采購的。這背后,西方那些國家各有各的算盤。美國雖說只出了一部分炮彈,但一直以來在俄烏沖突里,在政治、軍事等多方面的影響力可不小。歐洲國家積極提供炮彈,一方面是地緣政治因素,烏克蘭挨著歐洲,局勢不穩(wěn),歐洲也受影響;另一方面,有些歐洲國家也想借著這事,刷一波國際存在感,在國際事務里多發(fā)揮點作用。
在這期間,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又搞出了新動作,宣布通過北約系統(tǒng),給烏克蘭提供新一輪支持。不過這次和以前直接軍援不一樣,美國打算向歐洲出售一大批武器,然后讓歐盟國家采購之后,再轉交給烏克蘭。特朗普還特意強調,這個計劃已經商量好了,北約國家會趕緊掏錢,讓這事快點推進下去。
特朗普這么做,說白了,是想把援助烏克蘭的責任,慢慢推給歐洲。這些年,美國在俄烏沖突上花了不少錢,國內不少人有意見,覺得這錢花得不值當,還不如把精力和資金多放在國內發(fā)展上呢。特朗普把援烏責任往歐洲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息國內反對聲音。同時,美國那些武器企業(yè)也能從中獲利,大量武器訂單到手,企業(yè)有活干,經濟上也能帶動相關產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就業(yè)崗位啥的??蛇@么一來,歐洲國家心里就不樂意了,自己得掏真金白銀買武器給烏克蘭,增加了經濟負擔不說,還得跟著美國在俄烏沖突里繼續(xù)攪和,風險也加大了。對烏克蘭來講,雖然能通過這個途徑得到武器,可也得看歐洲國家愿不愿意真心實意、及時地把武器送過來,中間環(huán)節(jié)多了,不確定性也就增加了。
武器(資料圖)
俄羅斯那邊,對西方向烏克蘭提供武器這事,態(tài)度一直很強硬。俄外交部明確表態(tài),西方向烏克蘭送武器,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讓戰(zhàn)爭拖得更久,對推動雙方談判一點幫助都沒有。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還強調,只要是支援烏克蘭的軍事物資,俄軍都視作合法打擊目標。這可不是說說而已,俄羅斯在戰(zhàn)場上一直盯著呢。之前就有西方援助烏克蘭的武器運輸車隊,在半道上被俄軍盯上,然后給打擊了。俄羅斯很清楚,這些武器源源不斷進入烏克蘭,會給自身軍事行動帶來更大阻礙,所以必須采取行動,削弱烏克蘭依靠外部武器增強的作戰(zhàn)能力。
而且,有消息說,俄羅斯集結了16萬軍隊,這次大規(guī)模集結,很可能是新一輪“夏季攻勢”的前奏。俄羅斯軍隊在軍事指揮、作戰(zhàn)能力等方面,一直有著自己的優(yōu)勢。一旦發(fā)起大規(guī)模進攻,烏克蘭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烏克蘭現在前線兵力本就有些不足,雖說有了42萬枚炮彈,但和俄羅斯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相比,還遠遠不夠。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也意識到情況危急,趕忙下令前線部隊進入全面戰(zhàn)備狀態(tài),同時在國內讓軍工廠加班加點生產炮彈,可這也需要時間,短時間內很難彌補和俄羅斯在軍事力量上的差距。
7月14日,特朗普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的時候,突然發(fā)布了一個和俄羅斯相關的“重大聲明”。這里面提到,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在50天內,沒能達成?;饏f(xié)議,美國就要對俄羅斯“征收非常嚴厲的關稅”,稅率高達100%,甚至還有所謂的“次級關稅”。表面上看,這是特朗普對俄羅斯下的最后通牒,可實際上,這對俄羅斯來說,說不定反而是個機會。在這50天里,美國不會直接大規(guī)模介入俄烏局勢,俄羅斯正好可以趁著這個空當,加快軍事行動節(jié)奏。本來俄羅斯就打算在軍事上取得更大優(yōu)勢,讓烏克蘭在談判桌上不得不讓步,現在特朗普給了這么個時間窗口,俄羅斯肯定不會放過。從戰(zhàn)略角度講,俄羅斯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在戰(zhàn)場上進一步擴大戰(zhàn)果,控制更多戰(zhàn)略要地,為后續(xù)談判增加籌碼。這么看來,特朗普這個“50天停火通牒”,反倒像是幫了普京一個大忙。
烏克蘭現在是真的陷入困境了。雖說有了42萬枚炮彈,可軍事上,面對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壓力,依然力不從心。國內經濟因為長期打仗,早就千瘡百孔,基礎設施損毀嚴重,大量勞動力投入戰(zhàn)爭,經濟發(fā)展停滯,民生問題一大堆。政治上,還得看美西方臉色,尋求援助的時候,處處受限。之前和美國在礦產協(xié)議等問題上,就鬧得不愉快。美國想借著援助,從烏克蘭獲取礦產開采權等利益,澤連斯基覺得美國要價太高,還不提供安全保障,雙方談崩了。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一邊得在戰(zhàn)場上咬牙堅持,一邊還得想辦法平衡和西方的關系,尋求更多支持,同時還得安撫國內民眾情緒,恢復國內經濟,每一項任務都困難重重。
澤連斯基(資料圖)
從國際大環(huán)境看,俄烏沖突已經不單單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國家的事了,背后牽扯到美西方和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博弈。美國和歐洲部分國家,一直想通過支持烏克蘭,削弱俄羅斯,擴大自己在東歐地區(qū)的影響力??啥砹_斯也不會坐以待斃,堅決捍衛(wèi)自身利益。其他國家,像中國等一些新興國家,一直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不希望看到沖突持續(xù)升級,給地區(qū)和世界帶來不穩(wěn)定因素。
國際社會不同的立場和態(tài)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俄烏沖突的走向。未來,烏克蘭到底該怎么走,是繼續(xù)依靠外部援助,在戰(zhàn)場上和俄羅斯死磕,還是抓住機會,通過和平談判,在保證自身合理利益的前提下,結束這場沖突,現在誰也說不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烏克蘭面臨的挑戰(zhàn),還遠遠沒有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