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媒體人胡采蘋在社交平臺上的一番“炸港論”在兩岸間掀起了不小的爭議,她聲稱,如果兩岸真的發生沖突,臺灣只需鎖定大陸東南沿海的一個港口,比如鹽田、寧波、廈門或上海,實施打擊,就能讓大陸經濟陷入癱瘓,甚至實現“反封鎖”。
這樣的話一出,瞬間引爆輿論,不少人聽了都忍不住發笑,大陸網友更是調侃她“真敢想”。可稍微懂點現實的人都知道,這種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不管從軍事角度,還是從經濟結構、地理布局來看,她的設想都漏洞百出,完全不靠譜。
說白了,這根本不是什么“戰略見解”,不過是迎合島內某些“臺獨”情緒的說辭,靠制造話題蹭熱度罷了。可問題是,這樣的言論真的是為了臺灣好嗎?還是她早就另有所圖?
大陸的海岸線加起來有1.8萬多公里,僅僅臺海方向就有1500公里的港口岸線。這些港口可不是零零散散的孤島,它們是一個完整的網絡,分布廣、類型多、功能強,彼此之間可以互相補位。
北方的青島、大連、天津,主要對接東北亞市場;南方的廣州、深圳、廈門、寧波,對接的是東南亞甚至遠洋航線。
也就是說,就算臺海方向某個港口出了問題,其他地方也能馬上接手,不可能因為“炸掉一個”就全盤癱瘓。
而且現在的港口早不是幾十年前的老碼頭了,不管是技術防護還是軍事保護,那都是實打實的。
像055萬噸級驅逐艦、雙航母編隊,還有岸基導彈和遠程雷達系統,這些可不是吃素的。你炸個港口?別說靠近,可能還沒起飛就被攔截了。
所以胡采蘋的“炸港論”,在專業人士眼里就是一場笑話。一句話就暴露出她對大陸實際情況的完全不了解,也暴露了她骨子里的那種“自我膨脹”的思維。
回頭看看胡采蘋的經歷,也挺耐人尋味的。她1975年出生在臺北,大學讀的是臺灣有名的“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出身。畢業后,進入了《商業周刊》當金融記者,在臺灣媒體圈小有名氣。
2009年,她主動來到大陸發展,甚至愿意降薪來北京一家財經雜志工作。那時候兩岸關系比較融洽,很多臺灣年輕人都愿意來大陸試試水,胡采蘋也算其中一個。
后來她去了阿里巴巴旗下的《天下網商》當編輯,工作地點從北京到上海再到杭州,可見她在大陸的發展也算順利。
她在大陸生活了幾年,結婚、生女,丈夫還是大陸媒體人,表面上看是很融入的一個人。很多人當時也沒懷疑過她的立場,畢竟她平時說話也不出格,還經常夸大陸發展快、機會多。
可誰能想到,私下她在臉書上說的話,跟在大陸工作時的表現完全不一樣。
她自己在社交媒體上承認,說自己是在做“敵后工作”,聽到“九二共識”都想吐。甚至還發表過極端言論,稱中國不應該是一個統一國家,廣東應該“獨立”。這些言論一被曝光,網友們的憤怒可以想象,大家都覺得她是典型的“吃飯砸鍋”。
2016年,有媒體揭露了她在外網長期發布“臺獨”言論的行為,瞬間引爆輿論。網友紛紛向阿里巴巴喊話,要求公司清除這類“雙面人”。
阿里反應很快,胡采蘋很快就在臉書上宣布離開杭州。但她沒消停,還透露自己新工作會在北京和上海兩地辦公,繼續做臺灣和韓國市場的商品推廣。
結果這一番高調反而引來更大反彈,網友繼續深扒,發現她去的那家公司老板本身也是“臺獨”支持者,公開挺蔡英文。大家繼續圍攻公司,最后她只能灰頭土臉地離開大陸,回到臺灣。
可以說,胡采蘋是被大陸網民“請”回臺灣的。可她并沒有從這次事件中吸取教訓,反而越走越偏。
剛回臺灣時,她一度低調,改做財經類自媒體,還聊聊影視,刻意避開政治話題。但從2018年開始,她看到了“反中保臺”這條路線的流量潛力,立場開始激進起來。到了2022年以后,她的言論幾乎已經完全靠“仇中”、“恐中”來吸引關注。
最夸張的就是2024年3月這次“炸港論”,讓她再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她甚至還提出“大陸電動車是被遠程操控的炸彈”這種缺乏任何證據的說法,完全是憑空想象。
她的套路其實很清楚,就是靠制造恐懼、散播謠言來獲取關注,把自己打造成島內“抗中先鋒”,這樣她就能繼續維持她的網絡熱度。這種人不是不懂現實,而是裝作不知道,專挑情緒最容易被煽動的領域下手。
臺灣真有資格“炸港”嗎?
現實情況是,臺灣根本經不起這種“炸港幻想”的反噬。臺灣經濟高度依賴大陸,不管是芯片代工、電子零部件,還是普通商品的出口,都離不開大陸市場。
簡單說,臺灣每賺100塊錢,有40塊是跟大陸有直接或間接關系。如果兩岸真的開戰,臺灣經濟最先崩潰,產業鏈斷裂、工廠停工、物價飛漲,那絕對是立刻見效的惡果。
而大陸方面,早就做好了區域聯動、產業備份、軍力防御等各方面準備,不會因為個別港口受損就全線癱瘓。更何況大陸的軍力、技術和戰略部署,根本不是臺灣能輕易撼動的。臺軍裝備很多都是美國淘汰下來的,光是大陸海空軍的現代化程度,就足以讓所謂的“炸港計劃”連起步都做不到。
說到底,“炸港論”只是臺獨勢力的虛張聲勢。
胡采蘋這種言論,其實不是她一個人的問題,而是島內某些勢力慣用的套路。他們知道自己沒有實力,就用夸張的話術來制造“勝利的錯覺”。目的無非就是兩點:一是掩蓋現實中的恐懼和焦慮,二是給支持者打雞血。
但這些說法越來越離譜,也就越來越沒人信。實際上,越來越多臺灣人已經開始反思“臺獨”的路到底能不能走得通,有人開始嘗試跳出信息繭房,主動了解大陸的真實情況。
大陸一直強調和平統一,提倡兩岸合作共贏,是以最大的誠意爭取和平。但如果臺獨勢力一再挑釁,一再踩底線,大陸也不是沒有反制手段。到那時候,靠幾句“炸港”的空話是保不住局面的。
胡采蘋說到底,是一個“吃飯砸鍋”的投機者的表演。她曾在大陸撈金、工作、生活,卻轉身拿大陸當靶子,靠制造敵意博關注。
她的“炸港論”也好,“電動車炸彈”論也罷,說穿了不過是自我炒作的手段。但這類言論不但毫無根據,反而讓更多人看清了某些島內勢力的真實嘴臉:既缺乏實力,又沒有誠意,只會靠嘴巴放炮。
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誰想靠幾句嘩眾取寵的言論改變現實,只會越來越被邊緣化。現實世界不是“幻想島”,靠喊口號贏不了局,靠忽悠人也騙不了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