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名為“2020 VN40”的小天體,每繞太陽運行一圈,海王星則運行了十圈。
對于新發現太空天體的愛好者來說,七月確實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月份。上周,天文學家描述了冥王星之外一顆名為“菊石”(Ammonite)的潛在矮行星。昨天,天文學家又宣布了圍繞參宿四運行的小伴星“參宿伴星”(BetelBuddy)的存在。而現在,我們又有一個激動人心的新發現要分享。
在本月早些時候發表于《行星科學雜志》上的一篇論文中,來自“大傾角遙遠天體巡天”(LiDO)項目的天文學家報告了2020 VN40的發現。這是一顆罕見的遙遠天體,海王星每完成十次公轉,它才完成一次繞日公轉。天文學家將2020 VN40歸類為海外天體(trans-Neptunian object) —— 這是一類比海王星離太陽更遠的小天體和矮行星。這個小天體擁有一個奇特、傾斜的軌道,使其與海王星形成了10:1的軌道共振。這意味著這兩個天體會相互影響彼此的運動,將它們鎖定在一個清晰、整齊的公轉周期比例中。
“這是理解太陽系外緣的一大步,”來自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Center for Astrophysics | Harvard & Smithsonian)的首席研究員羅斯瑪麗·派克(Rosemary Pik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表明即使是受海王星影響的極其遙遠的區域也可能存在天體,這為我們理解太陽系的演化提供了新的線索。”
在太陽系中發現一個奇特的天體總是值得慶祝的,但2020 VN40的獨特之處有兩點:首先,它支持了海王星的引力可以將遙遠天體拉入內太陽系的觀點 —— 天文學家已經在其他遙遠天體上記錄到了這種現象。
更神奇的是,2020 VN40擁有一個奇怪的傾斜軌道,使得它在最接近海王星時反而離太陽更近 —— 這與大多數類似天體的行為模式相反。論文作者指出,正是這種傾斜導致了觀測到的海王星與2020 VN40之間的軌道同步現象:海王星每完成十次公轉,這個小天體才接近太陽一次。這意味著,對于2020 VN40來說,它的一年相當于1650個地球年!
“這種新的運動模式,就像在一首我們自以為熟悉的歌曲中發現了隱藏的節奏,”該研究的合著者、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的天文學家露絲·默里-克萊(Ruth Murray-Clay)說,“它可能會改變我們對遙遠天體運動方式的看法?!?/p>
“這僅僅是個開始,”行星科學研究所(Planetary Science Institute)的凱瑟琳·沃爾克(Kathryn Volk)說,“我們正在打開一扇通往太陽系過去的新窗口?!?/p>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