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官媒公布的照片讓廣大軍迷興奮不已。
照片中,075兩棲攻擊艦“安徽”艦的甲板上密密麻麻地停了15架直升機,其中包括直-20和直-9。
安徽艦作為編隊首艦,身后跟著6艘驅護艦,硬生生地把兩棲艦打出了“準航母”的強大氣勢。
這可絕不是在湊數,而是東部戰區憑借4萬噸的安徽艦,打出了屬于自己的“非對稱王牌”。
1.
一直以來,我國海軍三大戰區各有其裝備特點與戰略任務。
北部戰區的遼寧艦常常帶著4艘055大驅在日本海進行巡航演練,展示我國在東北亞方向的軍事存在與實力,對周邊局勢形成有力威懾。
南部戰區的山東艦剛和延安艦在南海開展大規模演練,這一行動對周邊的日本和菲律賓產生了極大影響,有效維護了我國在南海方向的主權和利益。
而在這之中,東部戰區此前最拿得出手的大型作戰艦艇,便是2022年入列的安徽艦。
出人意料的是,在臺海方向的特殊戰略需求下,安徽艦展現出了比航母更優越的適用性。
目前,我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服役在即。
但從南部戰區宣傳視頻中已高調展示福建艦畫面這一情況來看,福建艦大概率將與山東艦一同部署在南海,組成強大的“雙航母”戰斗群。
南海地區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不僅要時刻關注美軍里根號航母戰斗群的動向,還要保障馬六甲海峽這一重要國際航道的安全與穩定。
雙航母戰斗群的存在對于維護我國在南海的權益和地區和平穩定是必不可少的。
反觀東部戰區所面臨的臺海戰場,這里的作戰需求有著獨特性。
該區域最缺乏的并非像航母艦載機那樣遠距離空襲能力,而是如何高效地將大規模登陸部隊安全且迅速地投送到灘頭陣地的能力。
安徽艦滿載排水量達4萬噸,其內部空間巨大,能夠搭載1200名陸戰隊員、2艘726氣墊登陸艇,并且還能容納30架直升機。
這一強大的運載能力意味著,它能夠在短短120分鐘內,將一個合成營的所有人員以及裝備完整地投送到臺灣西海岸。
其所采用的“垂直登陸+搶灘登陸”相結合的戰術組合拳,相比航母單純的艦載機轟炸,對于解決臺海登陸作戰問題更為直接、有效。
從地理角度看,臺灣海峽最窄處僅僅130公里,這樣的距離使得從浙江起飛的福建艦殲-35戰機足以覆蓋整個臺灣島。
這就意味著,在臺海作戰中,航母無需前出至海峽區域,便能發揮其空中打擊能力。
然而,臺軍多年來在臺灣西海岸修筑了大量復雜且堅固的反登陸工事。
例如設置了“灘頭地雷陣”,部署了大量“岸基反艦導彈”等,他們妄圖憑借這些工事來抵御解放軍可能發起的登陸作戰。
2.
在這種情況下,安徽艦的獨特優勢便凸顯出來。
直-8L直升機具備強大的吊運能力,能夠吊著山貓突擊車直接越過敵方嚴密設防的灘頭陣地,快速將突擊力量投送到敵人后方,打亂敵方防御部署。
直-20J直升機則可以搭載特種兵,利用其良好的機動性和隱蔽性,滲透到敵后,對諸如雷達站等關鍵軍事目標實施精確打擊,摧毀敵方的“眼睛”,使其作戰體系陷入混亂。
同時,安徽艦塢艙里搭載的氣墊登陸艇能夠以極高的速度沖灘,將主戰坦克等重型裝備快速運送上岸,為登陸部隊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
這種全方位、立體式的登陸戰術,是臺軍那些依靠“水泥工事”構建起來的防御體系所無法有效防御的。
在去年的“聯合利劍”演習中,安徽艦就曾帶領071船塢登陸艦進行相關演練,在短短48小時內成功投送了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和裝備。
這一成果讓臺防務部門如臨大敵,嚇得他們連夜修改“海岸防御計劃”。
更值得一提的是,安徽艦堪稱性價比極高的“多面手”。
建造一艘像福建艦這樣的大型航母,所需資金高達300億,并且每年的維護費用高昂,這筆費用甚至足夠維持3艘安徽艦的日常運作。
目前,東部戰區已經擁有2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即安徽艦和廣西艦。
這兩艘艦艇所形成的戰斗力,經過合理運用和戰術配合。
在特定作戰場景下,例如臺海登陸作戰中,其實際效能可抵得上半個航母戰斗群,然而所需成本卻僅僅只有航母戰斗群的三分之一。
就連美國在其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中都不得不承認,075型兩棲攻擊艦的出現,使得解放軍的兩棲作戰能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直接躍升20年”。
這種強大的兩棲作戰能力,相較于航母,更讓臺軍感到頭疼和恐懼。
畢竟航母主要用于遠洋作戰,進行海上霸權爭奪,而安徽艦這樣的“近戰能手”,才是臺海登陸作戰中真正的剛需。
或許有人會擔憂,安徽艦在作戰中自身防護能力如何?
會不會成為敵方攻擊的薄弱目標?實際上,這種擔憂有些多余。
盡管東部戰區目前尚未配備055這樣的頂級驅逐艦,但該戰區所裝備的052D驅逐艦已經進行了全面升級,達到了“完整版”的強大性能水平。
3.
以最新的淄博艦(舷號156)為例,它裝備了新型相控陣雷達,具備極其強大的目標探測與跟蹤能力,能夠同時對100個空中目標進行精準跟蹤。
在作戰中,052D驅逐艦配合安徽艦自身所配備的紅旗-10導彈以及1130近防炮,能夠構建起遠、中、近三層嚴密的防空網絡,足以應對來自空中的絕大多數威脅。
此外,東部戰區背后還有強大的戰略支撐力量。
火箭軍裝備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具備對大型艦艇實施遠程精確打擊的能力,猶如一把高懸在敵方艦艇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任何敢于來犯之敵都不得不有所忌憚。
岸基航空兵的殲-20隱身戰斗機更是我國空軍的王牌力量,其卓越的隱身性能、超視距空戰能力以及強大的信息感知能力,使其在空中作戰中占據絕對優勢。
任何試圖靠近臺海空域的敵機,都將面臨來自殲-20的巨大威脅。
上個月,英國“斯佩”號巡邏艦妄圖穿越臺海,安徽艦果斷帶領052D驅逐艦迅速抵近監視。
在如此強大的威懾之下,英軍艦長嚇得趕緊發表“無害通過”聲明。
這一事件充分展示了安徽艦編隊的強大氣場與威懾力,絲毫不遜色于航母編隊。
目前,第二批次055大驅已經在江南造船廠開工建設,并且明確109艦和110艦將會配屬給東海艦隊。
109"東莞"艦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當這兩艘055大驅加入東部戰區序列后,與安徽艦組成編隊,其整體戰斗力將得到成倍提升,在臺海方向形成更為強大的軍事威懾力量。
110導彈驅逐艦
但就當前形勢而言,最為務實且明智的選擇,便是充分挖掘和發揮安徽艦的最大作戰效能。
安徽艦的功能不僅僅局限于作為登陸艦艇的母艦,它還具備充當指揮艦的重要能力。
艦上配備的聯合指揮中心,擁有先進的通信、情報處理和指揮控制系統,能夠高效地協調陸、海、空三軍的作戰行動。
在去年的“海峽雷霆”演習中,便是由安徽艦居中進行統一調度指揮,成功引導火箭軍導彈精準命中位于臺島東部的靶場目標。
這種以相對較小的平臺,發揮出巨大作戰作用的創新戰術運用方式,相比單純追求航母數量的增加,在應對臺海特定作戰環境時,顯得更加經濟、高效且實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當前福建艦主要部署方向在南海,但隨著我國海軍力量的不斷發展壯大以及戰略需求的動態變化。
未來某一天,福建艦也有可能會來到臺海地區進行巡航或參與相關軍事行動,進一步增強我國在臺海方向的軍事威懾力和作戰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