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又有晉、豫、陜、蒙、川、云、寧、青等8個省(區) 進入了新高考。
截至目前,除新疆、西藏外,國內其他省份均已進入了新高考。
2014年9月,《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印發,開啟了新一輪高考改革。
2014年以來,教育部分5批指導29個省份啟動了高考綜合改革,形成了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健全了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體制機制,我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基本建立。
按說,新高考的最大特點,或者說高考綜合改革的初衷,是為了更好的選拔人才、促進成長,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對于人才多樣化的需求,“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但遺憾的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總有那么一些占著茅坑、愚頑不化的人們,總想開歷史倒車,總是無視國家“雙減”政策,總是盯著應試教育、疲勞戰、題海戰、擠占時間、提前開學、升學率、高考狀元、清北不放。結果,當現實叫不醒一個個裝睡之人的時候,這些裝睡之人卻又被現實一個個撞得鼻青臉腫、頭破血流、遍體鱗傷!
且不說年初大力推行“高中雙休”“延遲起床”,有些地方有些學校有些人,自以為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一手遮天,自己說了就算,結果被就地免職、誡勉談話、警告、處分。
單是在今年高考志愿填報和錄取環節,先后就有兩所學校因念念不忘“清北”而被輿論關注,引發輿情 。
其一是去年已進入新高考改革首次高考的贛省某中學,一教師因該校22209班3名高分學生未填報清北志愿,怒斥其“以自我為中心,不聽學校、老師、家長的勸告,完全以一己之心填報熱門專業”,認為這是“班主任教育的失職,職業教育的失敗,對不住所有為22209班付出的領導和老師”。
聽聽,在新高考背景下,該班班主任只是為了要對得起學校領導和老師,就可以置國家政策、學生興趣特長和前途命運于不顧,大有“不報清北誓不罷休、死不瞑目”之勢,而最終,只落得一個“螳臂擋車、不自量力”的笑柄!
此事發生于6月下旬-7月上旬的高考志愿填報階段。最終,市教育局迅速注意到相關言論,并介入調查,學校和老師向學生及家長道歉,爭取諒解。3名學生按自己意愿填報了高考志愿。
無獨有偶!7月21日晚,有網友曬出贛地上饒余干中學的一張高考喜報:在多名高分學生拒報清北志愿的情況下,我校仍有彭某某、胡某某、湯某某3名同學正式錄取北京大學。7月22日,余干中學負責人回復記者,獲知此事后,已要求撤下整改。
喜報落款是余干中學2025屆高三年級組,落款時間是2025年7月21日。
又是贛省!又是中學!不同的是,上次是高三班主任在微信群里,這次是高三年級組在高考喜報里;上次是正面硬扛、直接開懟,這次是含沙射影、旁敲側擊!上次是學校和涉事教師道歉,這次是學校負責人回復:要求撤下整改!
早在2025年2月12日,教育部在今年一號文件《關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確指出:
要堅持正確育人導向,進一步完善和規范高考成績、高校錄取分數線等發布工作,不得以任何形式宣傳炒作“高考狀元”“升學率”“錄取率”“高分考生”等,不得以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不得將升學率與教師評優評先及職稱晉升掛鉤。……要積極倡導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進一步引導扭轉功利化的教育傾向。
政策都是自上而下一致的,這意味著,學校老師的一言一行,違反的卻是國家省市縣各級政令。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為什么?
不言清北,不足以顯示學校牛氣;不發喜報,不足以顯示學校高考成績優異!從九江到上饒,從瑞昌一中到余干中學,從憤而微信退群到喜報喜上眉梢,宣傳形式有別,其實質則是完全一樣的:炒作“高考狀元”“升學率”“錄取率”“高分考生”的陰魂,從來都沒有散過!
九江瑞昌距離上饒余干,有二百四五十公里,中間隔著九江(潯陽區)、廬山、都昌、鄱陽等縣市區,但兩地教育生態、辦學理念基本相同。可見雖然實行了新高考,但如果教育從業者的教育理念不改變,領導管理措施跟不上,教師教育教學老一套的話,新高考最終將淪為一場換湯不換藥的笑柄。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事實可證的。進入新世紀以來,新課改、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迄今已經“新”了將近30年了,除了催生出“雙減”“雙休”等教育新政外,請你盡情盡興的羅列出某地教育改革的所有新氣象,試問,你能列舉出幾條?
說到報考清北,現實中出現的較為極端的例子,便是:為了“考上清北”的面子,曾經有一個時期,曾經有那么一些人,千方百計慫恿高分考生報考“北大醫學部”,而全然不管不顧這些考生的性別、興趣、愛好、特長、人生規劃等等諸多因素,可謂誤人子弟,登峰造極,變本加厲、無以復加!
因為,北大醫學部的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歷經國立北京醫科大學校、北京大學醫學院、北京醫學院和北京醫科大學等階段,2000年4月并入北大,更名為北大醫學部。每年錄取分數線在全校所有專業中,相對較低,所以就成了某些投機鉆營者的不二之選,害慘了不少有其他想法而不得的考生!
只要能報清北、錄清北、上清北,似乎教育就是成功的,否則就是失敗的!但問題是,每年清北在某個省份最多能錄取幾百人?我們置這幾百人以外的幾十萬、上百萬考生的前途、命運于何地?
一年樹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果從事樹人工作的教育從業者的心思歪了,那么,關乎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還有希望嗎?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這8個字才是全域教育從業者的初心和使命!千萬不要忘記我們因何而出發,要到哪里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