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印度這反應(yīng),可真比四川變臉還讓人摸不著頭腦——中國宣布雅魯藏布江下游水利工程開工,按說這事兒擱以前,印度早跳得比恒河猴還高了。想當年咱跟巴基斯坦剛合計著修個水壩,印度議會都快吵翻天了,又是召見大使又是放狠話。可這次,雅魯藏布江這等“世紀工程”官宣,印度官方居然沒咋蹦跶,民間吵吵兩句,政府跟沒事兒人似的。這葫蘆里賣的啥藥?說白了,全是被現(xiàn)實摁著腦袋“認慫”的戲碼。
咱先瞅瞅印度這會兒的“心頭大患”——跟美國的貿(mào)易談判。這倆貨從上半年就掰扯關(guān)稅,美國撂下話:“8月1號前談不完,別怪我不客氣。”可印度的小算盤打得比誰都精:既要美國降那26%的關(guān)稅,還想蹭“發(fā)展中國家待遇”,最好連10%都保不住,讓自家商品往美國市場里沖。這哪是談判?分明是想空手套白狼。美國能樂意?特朗普最近干了件更絕的事——請巴基斯坦國防官員吃午飯,席間還拍著胸脯說“以后多走動”。這消息傳到新德里,印度官員的臉立馬綠了——巴基斯坦可是他們的“死對頭”,美國這是明著給印度上眼藥。
這時候印度才回過味來:光靠美國不行,得找個“靠山”平衡一下。找誰?中國唄。于是乎,印度議員突然喊著“要放開中國投資比例”,高官們也松口“可以跟中國多通航”。說白了,就是想跟中國示好,手里多攥點籌碼跟美國叫板。這節(jié)骨眼上中國宣布雅魯藏布江工程開工,印度哪好意思炸毛?就像倆人正商量著合伙做生意,你突然說“我要開個分店”,對方哪怕心里不樂意,也得先堆著笑說“恭喜恭喜”。
再說說這工程本身,咱選的“姿勢”太妙了。咱用的是“截彎取直隧道取水”,聽著復(fù)雜,說白了就是順著河道拐彎處打隧道引水,對下游水量影響小得很。雅魯藏布江那水能,主要靠青藏高原的落差發(fā)電,流到印度、孟加拉的水量里,它連五分之一都占不到。人家那年年發(fā)洪水,80%是因為當?shù)乇┯辏圻@工程八竿子打不著。印度就算想挑刺,也找不到啥硬茬子——總不能指著“影響環(huán)境”說事吧?咱這技術(shù)方案,連國際環(huán)保組織都挑不出大毛病,印度再喊“破壞水源”,就顯得自己沒文化了。
更絕的是,這工程還幫印度“解決”了個內(nèi)部難題。印度東北那旮旯,水資源富得流油,可當?shù)鼐用裉焯炜棺h修水電站,說“破壞祖宗地”。結(jié)果咱這邊一開工,印度官員立馬找到借口了:“你看中國都修了,咱不修,萬一以后水不夠咋辦?”借著這由頭,東北邦那倆擱置了十年的水電站項目,居然火速獲批了。這波操作,跟小孩看見鄰居買了新玩具,趕緊回家跟爹媽哭著要一模一樣——印度愣是把“被動”變成了“主動”,還得偷偷感謝咱給的臺階。
可印度心里的小九九,咱門兒清。它怕啥?怕咱這工程以“外銷電力”為主。要知道,印度現(xiàn)在制造業(yè)剛有點起色,蘋果手機生產(chǎn)線雖然才占中國的八分之一,可大部分都往外賣,光去年就從美國掙了四百多億美元順差。這錢咋來的?靠便宜的能源和勞動力。可咱這水電站一旦建成,發(fā)的電往緬甸、孟加拉、印度一送,價格能低到兩毛多一度——比印度自家火電站成本低一半還多。
到時候印度工廠肯定得犯嘀咕:“買中國電省錢啊,何必用自家貴的?”可真依賴上了,麻煩就來了——哪天咱電網(wǎng)“檢修”,印度生產(chǎn)線就得停擺;咱電價稍微浮動一下,印度出口商品的成本就得跟著漲。這就像把自家的水龍頭開關(guān),悄悄交到了鄰居手里,看著方便,實則捏著一把汗。但印度現(xiàn)在沒轍,制造業(yè)要吃飯,離了便宜能源玩不轉(zhuǎn),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更妙的是咱選的“官宣時機”。這工程哪是突然開工?地質(zhì)勘探、隧道設(shè)計早干了好幾年,跟藏區(qū)牧民聊天都知道,“那片山里頭天天有工程隊”。可為啥偏偏這時候說?就瞅準了印度跟美國鬧僵、急需中國幫忙的檔口。你想啊,印度正跟美國掰扯關(guān)稅,急著找中國當“外援”,這時候咱拋個工程出來,印度敢反對嗎?反對就等于把“和解的梯子”自己抽了,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再說了,咱這工程對下游的影響,早就堵死了印度的嘴。“截彎取直隧道取水”,說白了就是從河道拐彎處打隧道引水發(fā)電,用完了還回江里,流到印度、孟加拉的水量基本沒少。咱還特意算過:雅魯藏布江流到下游的水,80%是當?shù)亟涤暄a的,咱工程影響的連五分之一都不到。印度想拿“水資源卡脖子”說事?數(shù)據(jù)甩出來,國際社會都得說“中國做得沒毛病”。
說到底,印度這次“認慫”,全是現(xiàn)實逼的。它既怕美國在關(guān)稅上卡脖子,斷了蘋果出口的財路;又怕跟中國鬧僵,丟了便宜能源和投資;更怕自家東北邦趁機鬧獨立,借著“反水壩”把事鬧大。幾頭一擠,只能對雅魯藏布江工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還得借著這股勁推動自家基建。這就像街頭混混遇上了硬茬,本來想放幾句狠話,一看對方手里有家伙、身后有幫手,立馬改口“大哥誤會,咱是朋友”。
往后看,這工程不光是發(fā)電掙錢,更是給印度套了個“軟枷鎖”。等咱的電網(wǎng)跟東南亞、南亞連起來,印度工廠用著咱的電,孟加拉農(nóng)民靠咱的水灌溉,到時候不用喊“合作共贏”,現(xiàn)實利益早把大家綁到一塊了。印度現(xiàn)在裝傻充愣,早晚得明白:跟中國對著干,不如跟著中國干——畢竟,誰會跟自家的飯碗過不去呢?
所以啊,這雅魯藏布江工程的官宣,哪是什么“突然襲擊”?分明是一盤下了十年的大棋,每一步都踩在印度的“軟肋”上。看著印度官方那副“淡定”的樣子,就知道他們心里跟明鏡似的:這會兒跳得越高,將來摔得越慘。這波操作,咱玩得比卡皮爾·夏爾馬的喜劇還精彩——笑著笑著,就把事兒辦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