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蘇市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聚焦就業服務、政務服務、社會治理三大關鍵民生領域,精準施策,扎實推動,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溫暖而堅實的民生答卷,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就業服務提質增效,筑牢民生根基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烏蘇市將穩就業保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創新打造“烏蘇人力資源集市”,成為激活就業“一池春水”的核心引擎。該市精準對標自治區公共就業24項服務活動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將企業科學劃分為商貿、建筑、生產、物流、石油化工、煤炭礦產、服裝紡織、家庭服務、旅游、餐飲住宿等十大行業類別。
集市每周六定期舉辦一類企業的專場招聘活動,各成員單位緊密圍繞主題及企業類別,明確職責,細化任務,力促公共就業服務品牌影響力與覆蓋面持續提升。
2025年烏蘇市已成功舉辦43場次主題鮮明的專場招聘活動,累計服務本地企業939家,提供各類就業崗位10349個,促成1978人與企業達成就業意向,有效搭建了用工企業與求職者常態化、精準化的“雙向奔赴”平臺。
2025年上半年,烏蘇市依托“烏蘇人力資源集市”形成的品牌效應與服務網絡,烏蘇市緊緊圍繞“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目標,持續優化就業生態,成效顯著:
零工市場專場。劉宇翾 攝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486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72%;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31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5%;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168人,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完成率達到139%;農村勞動力外出轉移就業13686人次,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5%。
烏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錫軍說:“我們烏蘇現在目前正在致力于打造‘3+1+1’產業集群,通過這個產業集群,我們會提供更多的優質的一些崗位,也歡迎廣大的求職者,歡迎全國各地的人才到我們烏蘇來就業創業。”
這一組組亮眼的數據,成為烏蘇市就業形勢穩中向好、發展動能持續增強的有力印證。
政務服務深化改革,暢通便民利企渠道
烏蘇市政務服務中心成立于2018年1月,作為服務企業和群眾的重要窗口,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政務服務效能不斷躍升。中心匯聚41個部門單位,可辦理874項服務事項,全面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一站式”服務功能日益完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組建專業“烏優辦”服務團隊,提供從項目立項到審批落地的全流程“店小二”“保姆式”幫辦代辦510次,設立市場主體虛擬工位注冊區,為新培育的18家企業提供免費集群登記住址,降低初創成本約35萬元。通過數字化流程重構和線下大廳優化,企業辦事平均跑腿次數由3次降至1次,實現“線上便捷、線下高效、政策精準、服務暖心”的企業服務新模式。
政務服務現場。劉宇翾 攝
政務服務中心積極推行“容缺受理、容缺辦理”機制,覆蓋市場監管等11個部門的78項事項;為新開辦企業提供免費“塔禮包”服務,目前已發放110份,實現企業開辦“零成本”。“一窗受理、并行辦理”工作模式和“一網通辦”改革有效解決了企業和群眾辦事“來回跑”的困擾。中心還大力拓展“兵地通辦”、“跨區通辦”協作,與胡楊河市、石河子市、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簽訂協議,已辦理“兵地通辦”業務204件,顯著降低了企業和群眾跨區域辦事成本。
烏蘇市政務服務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陳雯說道:“我們協調各方,盡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做到企業不跑我們跑,群眾不跑數據跑!”
傾聽民聲民意,提升服務溫度。設立“辦不成事反映”和“我服務、您找茬”窗口,采取“一對一”方式跟蹤解決群眾辦事過程中的難點問題,目前已解決各類疑難問題24項,“辦不成事”等機制初見成效。建立“局長進大廳”長效機制,各行業部門負責人已開展“坐班”服務80余次,現場解決問題100余項。推行證照免費寄遞服務,實現“服務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烏蘇市市民雷娟娟開心地說道:“我來辦營業執照,工作人員很熱心,上次告訴我需要準備的材料清單,這次我來辦得很順利,工作人員全程一對一幫我辦理,幾個小時就下證了!”
同時,中心依托覆蓋全市的22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和170個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將醫保、社保、民政、殘聯、農機等16個部門的73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下沉至基層,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成事。實體大廳還積極提供延時服務、預約服務、電話咨詢、上門服務等個性化服務,并設立“24小時自助服務區”,實現政務服務“不打烊”,多途徑提升辦事便利度。
社會治理協同創新,夯實平安和諧基石
烏蘇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圍繞“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工作目標,強化資源整合和部門聯動,落實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人社、住建等21個部門常駐,集成公共法律服務、訴訟服務、檢察服務、信訪接待有關功能,統籌信訪、12345整體入駐,提升“一站式”解紛水平,確保人民群眾反映的各類訴求“受理有專人、辦理有去處、反饋有結果”,讓群眾告別“多頭跑”,切實提升服務質效與群眾滿意度。
烏蘇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劉宇翾 攝
中心建立“123”工作規范(分流轉辦、首問負責、首調負責、矛盾調處等12項常效機制;“一站式爭端解紛”3個工作方案),推行兩單一追(轉辦單、督辦單、三方聯動追辦)協同閉環機制,明確工作流程、職責分工,將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全面融入“源頭排查-研判定級-分級交辦-跟蹤督辦-處理反饋-按期回訪、閉環銷號”全過程。市級中心運行以來,化解矛盾糾紛651件,化解率達98.6%。
烏蘇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溫海濤介紹道:烏蘇市綜治中心將繼續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深化“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推動“制度優勢”和“AI智能”深度融合,以更優的治理效能破解發展難題,以更實的平安保障激活發展動能,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綜治力量!
從人力資源市場的精準匹配激發就業活力,到政務服務中心的便捷高效傳遞服務溫度,再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構筑的堅實平安防線,烏蘇市正以務實有力的舉措,持續書寫民生保障新篇章,為塔城地區乃至新疆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深厚的“民生溫度”和穩固的和諧根基。(中國日報記者 毛衛華|劉宇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