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一座嶄新的學校——媽灣十九單元九年一貫制學校即將在今年9月正式啟用,這是前海建設工程管理制度港澳規則銜接改革首批試點項目之一。目前,該項目正在沖刺交付節點。
業內人士介紹,與內地采用的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五方責任主體”模式不同,香港的建設制度采用“三方責任主體”模式,推行建筑師負責制,建筑師不僅從項目圖紙階段就參與設計,后期的施工建設到最終整體交付也會全過程負責。
2023年發布的《前海建設工程管理制度港澳規則銜接改革方案》明確,打破制度銜接障礙,聚焦規劃設計管控、工程監管、計量計價、招標投標等六大領域,在區域內推行符合港澳及國際通行規則的工程建設模式,其中就包括推行“建筑師負責制”。
承建單位中建四局項目負責人張清亮介紹,媽灣十九單元九年一貫制學校項目采用優化EPC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項目管理框架參照香港的“三方責任主體”模式,建立清晰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溝通機制,進而實現從設計源頭到現場施工全流程品質把控。項目將香港經驗和國際先進辦學理念引入前海,以“灣區綠洲,空中學園”為設計理念,建成后將以人文、科技、低碳、綠色生態為導向,成為具有標桿引領性的九年一貫制學校。
據介紹,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7.19萬平方米,擬建一所54班九年一貫制學校,提供2520個學位,建設內容包含教室、體育館、教師辦公用房、行政辦公室、衛生保健室、生活服務用房、教師宿舍等。
該項目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建造,整體裝配率達70%。項目將BIM技術與香港智慧建造系統及內地智慧工地系統結合,定制化開發了項目智慧管理集成系統——工程建設安全風險智能管控平臺,并同步運用中國建筑智慧安全平臺,通過雙重應用平臺筑牢“防護墻”,為項目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建設團隊還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融入校園建設,通過設計、施工階段全過程把控,打造‘會呼吸’的綠色學校。”張清亮說,項目應用了綠色屋頂、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透水路面、雨水回用系統等多樣化設施,可達到徑流控制、熱島緩解、層級凈化和雨水回用的效果,有效改善校園整體環境品質。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田建川)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