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四川天府新區公園城市美好生活大會舉行。當天,新華社推出報道:《在公園城市,感受美好生活》。
全文如下:
7月21日,四川天府新區公園城市美好生活大會啟幕,各界代表匯聚此處,相互分享在公園城市生活的美好感受,共同探討“公園城市如何讓生活更美好”實踐與愿景。
成都科創生態島。馬驥 攝(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創新活力
創新浪潮奔涌 點燃發展引擎
扛起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重任,厚積薄發的創新浪潮在天府大地奔涌前行。在這里,科研機構、創新平臺主戰攻堅,校院地協同創新項目、領軍企業構建“生態圈”協同發展。在這里,三大產業園區主戰挺進,矢志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能力,讓創新創造的美好生活在公園城市充分體現。
市民在興隆湖畔親水平臺游玩。馬驥 攝(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美麗生態
塑造公園城市 繪就詩意畫卷
天府新區錨固72.1%的藍綠空間,嚴控156.56平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嚴守12.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生態廊道串聯起城市組團,構建形成了“大開大闔、顯山露水、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優美城市形態,440公里生態綠道串珠成鏈,7.7萬畝藍綠空間錦繡成片,綠色出行分擔率提升至75%,勾勒出“老百姓走出來,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園一樣”的城市樣本。
市民在麓湖社區游玩。馬驥 攝(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舒適宜居
建設人民城市 打造幸福家園
天府新區著力“打造幸福家園”,已建成投用118個“15 分鐘生活圈”、103所學校、6所醫院、28個社區綜合體,新建成138公里鐵路(軌道交通)、1200公里公路以及600公里市政道路,“多元普惠、舒適便捷、外聯內暢”的城市美好生活環境顯著提升,高品質宜居越來越成為天府新區的代名詞。
“閱讀智慧城市”科普閱讀講座活動中,孩子們了解興隆湖水治理案例。資料圖
智慧韌性
筑牢城市防線 生活安全安心
著力智慧、韌性、安全的現代化公園城市,打造上下貫通左右融合的“1+4+9+N”城市運行全覆蓋體系,統籌實現627名網格員、6000余名微網格員“入網進格”,7000余名用戶“人人皆單兵”,一張覆蓋氣象、水文、地質及公共安全的精密監測網絡全天候守護,城市安全風險地圖如“透視眼”洞察隱患,城運平臺聯通12345熱線、數字城管、微網實格等18個業務系統,目前已第一時間協調處置超100萬件各類事件。
奔跑迎世運·躍動興隆湖 2025興隆湖五一環湖跑。資料圖
文明和諧
千年文脈浸潤 煥發文明風尚
公園城市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公園城市的靈魂。興隆湖、秦皇湖、麓湖等文旅地標提檔升級,成為市民流連忘返的“城市客廳”,省博新館、新區文化館和圖書館、廣都城遺址公園等文化設施規劃建設,凝聚了城市的文化軟實力。糖酒會的甜韻流轉、西博會的中外交流、環湖跑的活力張揚,鄰里間的微笑與互助,崇德向善的城市文明力量蔚然成風。
公園城市美好生活大會現場。達霄羽 攝
新起點,新機遇,新作為。一場大會,公園城市未來圖景更加明晰,共赴一場美好城市生活之約。
——創新之城將更富動能。
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同時發力,讓創新成為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宜居之城將更具溫度。
“軌道+綠道”織就無縫生活圈,優質教育與醫療近在咫尺,“全齡友好”理念融入街巷肌理,讓“此心安處是吾鄉”成為“蓉漂”共識。
——美麗之城將更具引領。
用綠色點亮城市,用美學雕琢城市,城市界面舒朗通透、色彩靈動,推窗見田、開門見綠,讓綠色低碳的美好生活在公園城市充分體現。
——韌性之城將更為可靠。
“智慧韌性”深入毛細血管,氣候適應型城市典范將在此成型,數字孿生技術讓風險可預判、可調控,災害防御與快速恢復能力成為城市“隱形鎧甲”。
——文明之城將更添神韻。
歷史遺存與時尚活力交融共生,公共空間處處流淌藝術氣息與文化滋養,志愿服務與鄰里守望蔚然成風,“公園城市文明范式”將成為這座現代都市最動人的精神底色。
——智慧之城將更顯無界。
城市生命體征感知將無微不至,AI驅動治理主動預判需求,政務服務“無感智辦”、生活場景“一鍵可達”,高效與便捷將成為城市呼吸般自然的存在。
未來,公園城市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在天府新區,預見“公園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動人愿景。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編輯:張胤、劉江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