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區的成長和成就肉眼可見,我既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
“天府新區,這座生長在公園里的未來之城,正在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理想生活的動人畫卷。”
“公園城市美好生活建設,離不開各行各業人員,尤其是天府新區市民們的共同努力創造。”
7月21日,四川天府新區公園城市美好生活大會舉行,活動現場,生活在天府新區的網絡大V們結合自身經歷,講述在天府新區公園城市生活的體驗。從生態宜居的日常場景到文化傳承的創新實踐,從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到美好生活的參與者,他們的講述讓“公園城市”可觸可感。
01
從見證者到參與者
與城市同成長
在天府新區公園城市的建設進程中,網絡大V既是發展的見證者,更是積極的參與者。他們以鏡頭記錄日常、用行動融入建設,從生活細節到城市發展,用真實體驗詮釋與這座城市的深度聯結。
大V說
@蜀中桃子姐
“平時拍視頻的時候,我就愛把新區的景揉進去。天氣好的時候,我們全家會一起去湖邊露營。今年,我們還跟正興街道共同辦了一場“春來正興·缽缽雞春游季"線下活動,把我們的產品缽缽雞、四川涼面帶到官塘村油菜花地里面,讓前來游玩的人們觀賞美景的同時,能夠品嘗到咱們四川的特色美食。”擁有3500萬粉絲的大V@蜀中桃子姐 用自己的方式見證、參與并傳播著公園城市的美好生活。
大V說
@天府城事兒
“我既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十年的成長已將我和新區融在一起。”深耕城市觀察的@天府城事兒 用“雙向奔赴”形容與新區的關系。他提到,從政策扶持到產城融合,新區為創業者提供了“公園般的辦公環境”,讓奮斗者始終保持蓬勃活力。
大V說
@小舒在成都
@小舒在成都 則聚焦城市發展的深層實踐。她提到,活動中解讀的“雙行動方案”令人振奮:九大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十大舉措保障高品質生活,尤其是“開門問政”機制讓市民真正成為共建者。“興隆湖畔的產城融合、秦皇湖邊的新中心崛起、天府公園的生態釋放,我們正參與打造‘公園+’宜居樣本。”
大V說
@垮絲哥買房日記
關注城市發展的@垮絲哥買房日記 ,則從民生視角點贊新區進步:“‘開門問政’機制傾聽百姓聲音,十大民生任務解決上學、看病等實際問題。教育、產業起來了,我們才更有底氣說‘我是天府新區人’。”
02
推窗見綠是日常
公園生活成標配
在天府新區,“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早已不是愿景。多位大V分享著真切體驗,碧波綠廊與高樓相融,公園既是生活場景也是成長空間。這里,生態與生活共生,每個人都在綠意中感受幸福。
大V說
@游探長
“推窗見綠、出門入園不再是奢望,而是觸手可及的日常。”擁有90萬粉絲的城市生活博主@游探長 在視頻中用“身在公園、春暖花開”形容天府新區的獨特魅力。他提到,興隆湖的碧波、鹿溪河的潺潺流水為城市注入靈動氣息,星羅棋布的社區公園與口袋綠地,早已成為鄰里交流、孩童嬉戲的溫馨港灣。“高樓大廈與生態綠肺和諧共生,這就是‘身在公園、春暖花開’的真實寫照。”
大V說
@沸點財經
“在公園里生活,在公園里工作,這個很多人追求的夢想,我們在天府新區實現了。”@沸點財經 負責人感慨道。他以日常場景勾勒美好生活圖景:興隆湖邊的慢跑、大悅城的購物、秦皇湖上的休閑,都是“公園城市”的生動注腳,“天府新區就是美好生活的樣本”。
大V說
@成都暖心
土生土長的新區人@成都暖心 用“雙面生活”概括感受:“這里既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也有綿延不斷的生態綠廊;既有科技創新的活力,也有田園牧歌的愜意。”這種“繁華與寧靜共存”的體驗,正是天府新區“生態優先”理念的生動注腳。
大V說
@超爸懂教育
作為三個孩子的父親,@超爸懂教育 的分享更添溫情。他帶著家人在新區生活十年,見證了天府公園從藍圖變為樂園的全過程:“孩子們在草坪上放風箏、在興隆湖沙灘挖沙戲水的笑臉,就是公園城市最好的證明。”他坦言,新區的生態環境不僅是“成長背景”,更是“育兒底氣”——優質的自然空間讓養育孩子的過程充滿從容與幸福。
大V說
@成都房姐
“看到各行各業人才為新區添磚加瓦,特別受鼓舞。”@成都房姐 表示,能在這片熱土上與城市共成長,是從業者的幸運。
大V說
@kris的創業圈
@Kris的創業圈 商業財經自媒體IP創始人感慨:“當‘綠水青山’成為最硬核的資產估值,當‘詩意棲居’轉化為高端人才引力場,四川天府新區正以公園城市首提地的先鋒實踐,書寫一部‘生態資產證券化’的創新樣本!十年蝶變,GDP跨越5000億大關,躋身國家級新區第一方陣,我們見證的不僅是城市能級的躍遷,更是一場世界生產要素重組的經濟革命與改寫人類命運的史詩級畫卷!”
03
非遺“活”在當下
傳統與現代交融
在天府新區,非遺正以鮮活姿態融入現代生活。大V們分享著傳統與現代的交融:古窯火光照亮短視頻鏡頭,蜀繡元素走進文創市集。在這里,文化傳承有了新表達,每個人都能觸摸到“活著的文明”。
大V說
@小萬姑娘
“非遺不是博物館里的標本,而是活著的文明。”全網擁有650萬粉絲的非遺文化傳播者@小萬姑娘,以創作者的視角講述了文化傳承與城市發展的深度聯結。她的工作室扎根新區三年,在興隆湖晨霧中開選題會、在鹿溪河夕陽下拍攝短片成為工作日常。
通過《同治龍窯》《官塘新村》等作品,小萬姑娘讓百年古窯的窯火、蜀繡的絲線走進大眾視野。“在官塘非遺村落,年輕人用短視頻記錄傳統工藝;文創市集上,蜀繡元素變身時尚單品。”她感慨,天府新區最動人的文化魅力,在于讓千年技藝融入現代生活——非遺可以是公園長椅上的閑聊話題,也可以是孩子手中的文創玩具,真正“活”在煙火氣里。
大V說
@成都生活
正如@成都生活 所說:“公園城市美好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共同創造。”
從生態守護者到文化傳播者
從創業者到普通市民
大V們的分享勾勒出一個共識:
天府新區的“美好”
不僅在于先天的生態稟賦
與后天的規劃智慧
更在于每一個人
都能在這片土地上找到歸屬感
并用行動為城市添彩
記者:劉杰
編輯:吳蔚、侯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