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憲堯
我是一個忙慣了的人,剛退休的時候覺得閑得心慌,于是跟著朋友加入了炒股大軍,結果可想而知。我也曾經買過他們推薦的所謂“安全”的“定投基金”,但遠沒有金融從業人員宣傳的和自己想象的那么安全,因為不為自己所掌控,它的“安全性”便帶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夫子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到了我這個年齡,應該順應自然遵循自己內心的體驗,與其“定投”被私欲“綁架”、還有可能被資本“套牢”的基金,不如“定投”人生的自由快樂!好在早年上師范的時候選擇了美術專業,有幸拜在恩師吳榮康先生門下,于是又拿起了閑置多年的筆墨,開啟了我人生的下半場。
一個偶然的機會,大概在九年前到景德鎮去旅游,接觸到青花瓷,給到了我全新的繪畫體驗,于是便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這幾年來,從小件茶器到大件瓷瓶(最高的甚至達1.4米高度),再到瓷板畫,從釉下青花到釉下五彩,玩得個不亦樂乎,從最初的不堪入目到如今的小有成果,收獲良多,其中最大的收獲便是畫瓷帶給了我持久的快樂!
我平均每年三次去景德鎮畫瓷,驅車六七個小時500公里、沿途賞景成為我一大樂事;在燒窯的等待中和窯上老板喝茶聊侃景德鎮的過往逸事、和師傅探討各種技巧經驗又是一大樂事;甚至燒出來的作品有損壞瑕疵也沒覺得沮喪、認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而本該如此——亦能引以為樂,正如百年老店專營釉料的“培蔭堂”第四代掌門老太太說的,畫瓷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一把火,沒有畫家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就不會有好的作品,但最后百分之一的一把火沒燒好,也不會出來好的作品,前面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也就白費了。
我和燒窯的就是百分之九十九和百分之一的關系,我們互相尊重彼此磨合,我努力過了,我便享受到了這個過程,至于結果,那就交給天時地利人和。如果開窯出來有意外之喜,那這一份愉悅真的可以療愈一切,其快樂的心情無以言表。
梁實秋先生曾經說過:人到了五十歲,就會感覺一年不如一年,到了六十歲,就會覺得一個月比一個月過得快,到了七十歲,就感覺一天不如一天……,所以人生的下半場一定要有一件能讓自己快樂的事來做,而健康長壽的源泉便來自于快樂。
因為玩瓷,產生了讓我自駕數百公里的動力,使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得到了檢驗;從選坯到畫瓷到燒瓷到作品出窯,在這個過程中又得到了愉快的精神體驗,因此,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感受到梁先生所說的那種對年齡的緊迫與恐懼感。我想,我不能把這段文字寫成畫瓷的技巧來說教給大家,因為技巧只是我完成作品的手段,而真正帶給我快樂的是每次去往景德鎮路上那沿途廣闊的天地和壯麗的山水,是每次燒窯中的等待和期盼,是我和經歷一千三百多度高溫涅槃重生者的約定,是我退休后更懂得了對生命的尊重而選擇了能讓自己持續快樂的一種生活態度——
放下羈絆,定投快樂,收獲健康!
作者簡介
宋憲堯,文史研究者,書畫工作者,青花瓷畫創作者。愛好健身、旅游、寫作、美食,有《江南遺韻》《王朝的背影》等專著。
關于江南文化播報
江南文化播報是一個關注江南,講述江南,播報江南的公眾號,文章部分來自江南文化研究會主辦的《江南文化》雜志。歡迎廣大作者惠賜大作,以文會友,歡迎關注傳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點擊公眾號名片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