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對外宣布美日貿易談判取得“歷史性突破”。日本媒體和多家國際權威機構均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跟進報道。
根據國際貿易中心(ITC)與世界銀行2025年7月最新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球貨物貿易總額同比下降3.7%,但美日雙邊貿易額逆勢增長4.1%。這一反常現象背后,隱藏著哪些深層次的經濟與戰略邏輯?美日此次貿易協議的細節和影響,正成為全球輿論與市場焦點。
美日協議“超量投資”與關稅調整
美日貿易協議的最大亮點,是日本承諾向美國追加5500億美元投資。根據美方聲明,這筆投資將覆蓋汽車、農產品、能源、科技等多個經濟關鍵領域。
協議同時規定,美國對日本主要出口商品重新設定15%的“對等關稅”,涵蓋汽車、卡車、大米以及諸多農產品。日方則大幅度放寬本國市場準入,降低多項進口壁壘。
5500億美元投資額度遠超2019年美中第一階段協議的農業采購總量。摩根士丹利全球宏觀策略分析稱,這一數字將直接推動美國制造業與高科技產業鏈本土化進程。而日本政府高層也罕見表示,這是“可以歡迎的協議”,并承認協議是因美方壓力、談判持續數月而達成。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成為關鍵談判推手。
美方利用關稅杠桿,爭取更多投資和市場準入。前幾輪美日關稅談判一度陷入僵局。4月特朗普政府對日本商品征收“對等遞進關稅”,其中包括24%的一般商品關稅和25%的汽車關稅,導致日本產業界壓力劇增。
日方一度多次表達“深切遺憾”,并啟動緊急談判。7月初,雙方最終同意設立90天談判窗口,避免貿易沖突持續升級。協議的最終達成,意味著美國能夠以較低關稅換取日本巨額投資與貿易開放,而日本則爭取到更穩定的貿易環境和美國市場準入。
這種“以市場換市場、以資本換規則”的新型貿易博弈,其背后是全球供應鏈重構和地緣經濟競爭的加劇。
美菲、美印尼協議同步推進
巧合的是,美日貿易協議公布當天,特朗普政府還宣布與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分別達成新一輪貿易協議。多邊談判同時推進,顯示出美國貿易戰略的整體性與連貫性。
2026年將迎來美菲建交80周年,雙方還計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在白宮與特朗普會晤后達成協議。菲律賓將對美國開放市場并實施零關稅,美國則對菲律賓商品征收19%關稅。劃擴大軍事合作。業內普遍認為,美菲協議雖未公布全部細節,但菲律賓爭取到出口優勢,美國則鞏固在東南亞的戰略存在。
印尼方面,美國通過協議獲得了更大市場準入。印尼同意取消對美國農產品的繁瑣檢驗,接受美方機動車安全標準和FDA認證。同時,印尼撤銷對關鍵礦物出口的限制,承諾不再在世貿組織推動對跨境電子產品征收關稅。
對美國企業而言,該協議預計帶來約500億美元市場價值。值得關注的是,對于含有來自中國、越南、俄羅斯等“非市場經濟國家”零部件的印尼產品,美國將大幅提高關稅至40%,顯現出對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的政策傾向。
多邊協議的同步推進,表明美國正以“高關稅—高投資—高準入”三管齊下,重塑亞太貿易格局。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最新報告指出,美方對外貿易政策首次實現了對傳統盟友與新興市場的“雙重壓力”模式,顯著提升了美國在亞太產業鏈中的主導權。
資本流向、產業鏈再分配
美日貿易協議公布后的48小時內,東京日經指數上漲2.3%,道瓊斯工業指數亦錄得0.9%的漲幅。美國汽車制造商和農業企業股價普遍受益,而日本本土汽車巨頭則承受一定壓力。
高盛集團分析稱,協議細則有利于美國企業在日本市場擴張,尤其是農產品和高端制造業領域。與此同時,日本企業在美投資、設廠將提速,帶動美國產業鏈本地化。
全球供應鏈格局也正在發生微妙變化。印尼取消對美商品壁壘后,美資企業在東南亞的市場份額提升。菲律賓市場的準入便利,有助于美國中小企業拓展出口渠道。業內分析,隨著美國對“非市場經濟國家”配件的高關稅政策實施,全球制造業鏈條將進一步向美、日、印尼、菲律賓等國傾斜。
值得注意的是,白宮尚未公布所有協議細節。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南亞問題專家格雷戈里·波林指出,盡管特朗普政府宣布多項協議,但菲律賓等國更關注商品競爭力和實際市場效果。市場普遍預期,后續協議細節將陸續公開,或對全球大宗商品、能源和高科技產業產生深遠影響。
LNG合作與“美國優先”新戰略
本輪美日協議還包括液化天然氣(LNG)合作,日本擬與美國在阿拉斯加成立LNG合資企業。美日能源合作升級,被視為對亞太能源供應鏈的戰略重組。
近兩年,全球LNG貿易增速顯著,IEA數據顯示,亞太地區LNG消費量同比增長12.4%,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LNG出口國。美日通過合資模式,不僅加深能源合作,還對抗了中東和俄羅斯在亞太市場的影響力。
特朗普政府在貿易、能源和地緣政治層面“三線并進”。英國、越南等國也已與美方初步達成貿易框架協議,美中之間則在部分關稅問題上實現了“休戰”。但各項協議的細則大多以特朗普個人賬號先行公布,白宮或相關部門隨后跟進發布正式文本。這種先聲奪人的政策發布方式,為美國政府在輿論場和談判桌上贏得主動。
有分析認為,美國此輪貿易政策核心在于“美國優先”,通過高門檻關稅與資本輸入,迫使主要貿易伙伴讓渡更多市場和利益。
美國對菲律賓設定的19%關稅,雖然低于本月早些時候威脅的20%,但仍高于4月宣布對多國的17%“對等關稅”,同時與印尼19%稅率持平,并優于越南20%。這一系列調整,意在構筑更有利于美方的貿易體系。
參考資料:
央視財經:2025-07-23 08:44:特朗普稱美日達成貿易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