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昨天(7月22日)下午最新通報,從7月8日監測發現首例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病例以來,截至7月21日,佛山市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2659例,主要集中在順德區。為應對疫情,佛山市多個區縣發布《告全體市民書》,號召公眾積極行動,及時清除蚊蟲,殺滅成蚊。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報告過這個疾病。基孔肯雅熱主要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人和人之間不直接傳播。因此預防基孔肯雅熱,關鍵是滅成蚊、清積水、防叮咬。2010年廣東首次報告了基孔肯雅熱由輸入性病例引發的本地蚊媒傳播病例,此后在云南、福建都曾經有類似的事件發生,但傳播規模都較小,未發生過大規模的本地傳播。
在疫情發生后,廣東省佛山市啟動了應急響應,統籌醫療資源應對,目前當地的救治情況如何,記者近日探訪了順德區收治基孔肯雅熱患者的定點收治醫院。
佛山市順德區的樂從醫院,是定點收治機構里病人最多的一家醫院,有400多名基孔肯雅熱的患者在院治療。醫院專門騰出的這種病區和普通的病區不太一樣,它加裝了防蚊的很多措施,比如所有的病床都加裝了蚊帳,以保證在院治療的這些患者不再被蚊子叮咬。
目前佛山市指定了53家醫院為定點收治機構,先準備了3600多張防蚊隔離床位,后期也做好了擴容準備,目前在院治療的都是輕癥患者,沒有重癥病例。
增加檢測機構及試劑
檢測陽性均留院治療
佛山市同時新增了35家醫院開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檢測,儲備了較為充足的檢測試劑,對醫務人員進行了培訓。到醫院就診的疑似基孔肯雅熱病例核酸檢測陽性后,都會留院治療。
順德區樂從醫院感染科主任 林群:目前我們判斷出院的標準,一是病人已經癥狀明顯好轉了或者是消失,第二個是他的住院時間,也就是病程超過5天,并且我們給他做了一個核酸檢測,它是一個陰性的結果,符合這些標準就可以達到出院的一個標準。
患者典型癥狀:
發熱、皮疹、關節疼痛
醫生介紹,基孔肯雅熱最典型的三個癥狀就是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目前沒有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采取的都是對癥治療,比如使用退燒、緩解疼痛的藥物。這種感染的最大特點是伴隨著明顯的關節疼痛,此前的研究顯示,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續較長的時間。
順德區樂從醫院感染科主任 林群:關節疼痛目前觀察的主要是這些小關節、手掌、手指、腕關節、踝關節。比較少見大的關節,像我們的髖關節、肩關節這些關節就比較大,比較少累及,他的疼痛主要是以腫痛為主,病人回家一是可以使用一些對癥處理的藥,就是止痛的藥物,大部分人都能夠緩解的,目前我們收治觀察的時間也不長,所以我們也在做相關的一些研究,后續有沒有關節方面的長時間疼痛。
加強防控意識及相關措施
確保不出現反彈
佛山市疾控部門的監測顯示,目前90%的疫點村居已由高風險降到中風險以下,其中33%已降到安全水平。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為了確保不再出現反彈,已經降為中低風險的疫點地區,滅蚊燈相關措施并未削減。
國家疾控局和廣東省衛健委日前都派出了專家組到佛山市指導和參與疫情防控。疾控部門以及專家評估認為,目前佛山市的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切斷社區傳播和疫情外溢。
疾控專家介紹,傳染病防控的三個關鍵環節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在控制傳染源方面,主要是病例的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目前,佛山市的醫療機構在患者核酸檢測陽性當天,就在中國疾控中心的網絡直報系統填報,填報后區、市、省三級在2小時內可以完成審核。
廣東省佛山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科科長 關綺華:如果醫院報告了病例,我們就要去摸清楚病例的活動軌跡,對疫點進行疫情處置。所以為什么要開展群眾的宣傳,不要引起恐慌,同時也知道這個疾病它有哪些癥狀,如果是出現這些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去就診,馬上把這些可能的病人兜住。
正值蚊媒活躍期
需進一步整治清理孳生地
在切斷傳播途徑方面,目前廣東正值多雨高溫的蚊媒活躍期,由于伊蚊的特性是在各類小型積水容器中產卵繁殖,控制蚊媒密度需要持續的殺滅成蚊和孳生地清理,專家建議進一步開展廣泛的社區動員,通過環境整治清理孳生地來阻止伊蚊幼蟲產生。
國家疾控局赴佛山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 郭玉紅:蚊子叮了傳染病人之后,病毒到達蚊蟲體內,它實際上有一個擴增繁殖的時期,目前看這個時期可能會在一天到幾天不等,再去叮咬健康人,就會造成病毒的傳播。這個量足夠大的時候,可以(叮)咬多個人同時獲得傳播,這是目前這個病在防控上也具有一定困難的一個原因。
另外,珠三角地區城市之間人口和貨物往來流動性大,容易造成跨區域甚至跨省傳播,專家建議應加強區域間的數據和信息共享以及跨區域預警機制。
世衛專家提醒防范基孔肯雅熱暴發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22日就蚊媒傳播疾病基孔肯雅熱發出警報,提醒各國做好應對準備,避免疫情大規模暴發。
當天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世衛組織蟲媒病毒小組負責人迪亞娜·阿爾瓦雷斯說,目前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情況,約550萬人面臨這種蚊媒病毒的風險,而且可能出現大范圍疫情,給衛生系統帶來壓力。
據阿爾瓦雷斯介紹,大約20年前,基孔肯雅熱疫情曾在印度洋區域大規模暴發,影響約50萬人。感染者大多出現高燒、關節疼痛、疲勞等急性癥狀,極少情況下可能死亡。
阿爾瓦雷斯說,今年以來,法國在印度洋的屬地留尼汪島估計有大約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在印度以及孟加拉國等東南亞國家也出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此外,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近日報告輸入性病例,并發現本土傳播病例。
阿爾瓦雷斯說,攜帶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在大多數熱帶國家存在。世衛組織正支持成員國研發實驗室診斷方法、培訓人員、加強醫療保健系統,并擴大監測范圍以追蹤和控制基孔肯雅熱疫情。
新民晚報(xmwb1929)綜合央視新聞
編輯:施雨
編審:龔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