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賓陽縣南橋村村民通過電話向當地生態環境部門投訴,反映“養豬場距離村莊不足500米,村民長期受到養豬場臭氣困擾,且養豬場不時向灌溉渠排放污水,周邊環境受到污染?!?/p>
收到投訴后,南寧市賓陽生態環境局聯合甘棠鎮人民政府和村委會干部組成調查組,前往養豬場進行實地調查。為確保調查過程的公開透明,調查組還邀請了5名周邊村民代表全程參與。經核實,村民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該養豬場存欄約1000頭育肥豬,配套建設的糞液儲液池容積較小,與養殖規模不匹配,養豬場將黑膜沼氣池的過剩糞液抽至養殖區外溝渠,最終流入氧化塘,進而溢流排入農灌渠,導致周邊環境受到污染。
面對村民的強烈訴求和養豬場的實際困難,調查組迅速展開矛盾化解工作。一方面,村民對養豬場環境污染問題反映強烈,要求關停養豬場并予以處罰;另一方面,養殖戶前期建設已投入較多資金,且現存欄豬還需1個月才能出欄,立即關停將給養殖戶帶來較大經濟損失。
202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印發《關于防止打著環?;献痈恪耙坏肚小眴栴}的若干措施》,明確指出:嚴禁對養殖行業搞環?!耙坏肚小?,對于環境污染突出的小型養殖企業或養殖戶,要做細工作、科學指導,在合理時限內推動整改到位。同時印發《廣西生態環境部門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措施》,要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妥善處理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關系,督促企業切實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促進企業綠色健康發展。當地生態環境部門以此為準則,秉持服務群眾和服務發展的理念,積極推動矛盾化解和環境問題整改工作。具體措施包括:一是依法處理環境違法行為。執法人員現場對養豬場外排口進行采樣,根據調查情況下達責令改正環境違法行為決定書,對該養豬場進行立案查處。二是協調矛盾雙方達成共識。組織養殖戶、鎮政府干部、村委會干部及村民代表多次召開協調會,商討整改措施,確保各方訴求得到充分表達。三是指導養殖戶立行立改。立即封堵溢流口,清理外環境中受污染的區域;新建與養殖規模相匹配的儲液池;同時,指導養殖戶科學投喂益生菌,改造除臭設施,噴灑除臭劑以降低臭味影響。
在當地生態環境部門、鎮人民政府和村民代表的共同監督下,養殖戶按時完成整改任務。2024年11月19日,村民代表與養殖戶簽訂了調解協議,雙方就今后的養殖行為達成共識。村民代表對整改成效以及養殖戶的積極態度表示滿意,認為整改工作有效改善了周邊環境。
新建儲液池現場照片。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