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高校發展格局迎來新變化,在新公布的2025年ABC“985工程”大學榜單中,我國的重點高校憑借自身實力在國內高等教育領域大放異彩。
此次排名依據學術聲譽、科研實力、師資力量、人才培養質量等多維度標準進行綜合評估。其中,有一所高校脫穎而出位居第19位,它就是歷史悠久的百年學府——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由秉持教育救國理念的嚴修、張伯苓創辦,肇始于 1904 年,坐落于渤海之濱、白河之津,承載著百余年的厚重歷史。在國家危難之際誕生的南開大學,自起始便鐫刻下愛國奮斗的精神印記。1937年迫于戰火南遷,1938年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合組西南聯合大學。在艱苦歲月中,三校攜手堅持辦學,西南聯大時期大師云集,為國家培養眾多杰出人才,譜寫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壯麗篇章。1946年,南開大學回津復校并改為國立,新中國成立后,經高等教育院系調整,成為文理并重的全國重點大學,并發展成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從ABC排名的學術聲譽維度來看,南開大學在百余年發展歷程中,積淀了極高的學術威望。學校擁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6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覆蓋35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一級學科天津市重點學科32個。在全球學科評價體系(ESI)中,前1%學科達到19個,化學、材料科學、工程科學和環境科學與生態學更是進入前1‰。深厚的學科底蘊,讓南開大學在學術領域備受認可。
而在備受矚目的師資力量部分,南開大學現有專任教師2350人,其中教授1006人、副教授924人,并有包括兩院院士、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在內的百余位國家高精尖人才。既有在學術領域深耕多年的資深學者,也有充滿活力的青年教師。他們不僅在科研上勇攀高峰,更在教學中傾注心血,形成了一支教學與科研并重的優秀師資隊伍。
在人才培養質量上,南開大學秉持“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實行彈性學制、學分制、主輔修制、雙學位制等多樣化教學管理制度,創新打造從“通識基礎”到“專業進階”再到“多元拓展”的漸進式培養模式,構建多層次、立體化、全覆蓋的教育體系,將“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有機結合,探索形成“同學、同研、同行、同講”的師生“四同”育人模式。
得益于該校一流的人才培養質量和特色的培養模式,南開學子在各類學術競賽與實踐活動中成績優異,多次捧起“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勝杯,斬獲國內外大學生學術競賽冠軍,更是先后研發出“腦控機器人國內首款“數顯張力外科打結訓練器”等創新成果。南開畢業生憑借扎實的專業基礎、全面的綜合素質,深受社會各界青睞。
從ABC排名所關注的學術聲譽、師資力量到人才培養質量,南開大學以百余年的積淀與堅守,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扎實的答卷。這份排名背后,是學校在各個維度上穩步前行的足跡,是一代代南開人踐行“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校訓的生動體現,更是這所百年學府在時代浪潮中始終保持活力的真實寫照。而選擇南開大學,就是為自己插上了飛向理想未來的翅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