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將于8月31日至9月3日展開破紀錄的四天訪華行程,打破他十二年來從未對任何國家訪問超過三天的慣例。
在莫斯科遭遇西方孤立的時刻,北京成為俄羅斯領導人最重要的外交舞臺——參加上合峰會、舉行雙邊會晤,最終站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的觀禮臺。
正當克里姆林宮緊鑼密鼓籌備普京的“東方之行”,太平洋另一側卻陷入沉默。雖然美國商務部長曾試探性提出“以稀土換出席”,但被中方一句“勿將問題政治化”得體駁回。
特朗普團隊最終選擇回避,俄方更是直接挑明:美俄領導人會晤安排在10月,9月根本沒戲。當普京跨越萬里而來,美國總統的缺席顯得格外刺眼。
普京此次訪華的行程安排,折射出俄羅斯在西方圍堵下的戰略抉擇。四天行程如同精密的齒輪緊密咬合:8月31日至9月1日出席上合組織峰會,9月2日進行閉門雙邊會談,9月3日登上抗戰勝利閱兵觀禮臺。
如此緊湊而高規格的安排,連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都坦言“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在俄烏沖突持續的陰影下,普京的出行變得異常艱難。2023年金磚峰會、G20等國際場合,西方制裁讓他的專機幾乎“折翼”。如今中國提供的多邊舞臺,對俄羅斯而言堪稱雪中送炭。
更意味深長的是,就在上個月,中方最高層曾冒著烏克蘭無人機威脅飛抵莫斯科,出席蘇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普京此次回訪,既是投桃報李,更是向世界宣示:俄羅斯并不孤單。
隨行名單透露更多玄機。俄方幾乎派出“全體高層陣容”,代表團規模堪稱二十年來之最。議程上軍事合作尤為矚目——俄媒放風可能共享S-550防空技術,這將大幅提升中國反導能力。
而兩國本幣結算率已突破90%,新型支付系統直指美元霸權軟肋。當普京在北京停留的96小時,足以重構歐亞大陸的力量平衡。
七月中旬,美國自家機構投下一枚震撼彈。皮尤研究中心覆蓋25國的民調顯示,41%全球民眾將中國視為“世界頭號經濟體”,美國以39%首次跌落王座。
這個曾經不可撼動的稱號易主,恰似世界經濟格局變遷的縮影。尤其在高收入國家群體,中國好感度飆升至32%,創六年新高;而美國卻跌至35%,滑落至2017年以來最低點。
數字背后藏著耐人尋味的細節。印尼、墨西哥、南非等五國民意出現“關鍵逆轉”——原本視美國為經濟領頭羊的民眾,如今轉向中國。在阿根廷、印尼等中等收入國家,更多人將美國而非中國視為“潛在威脅”。
肯尼亞71%民眾歡迎中國投資,南非、印尼緊隨其后,美國《外交政策》雜志哀嘆:“‘一帶一路’正在收割人心”。
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員點破天機:“特朗普對短期利益的盲目追逐,正加速中國主導地位的形成”。
當美國揮舞關稅大棒推高全球通脹,低收入群體年支出激增1600美元時,中國以穩定兌現承諾贏得信任——阿根廷續簽350億人民幣互換協議,沙特試點人民幣結算石油。就連德國民眾也選擇用腳投票:大眾汽車寧可暫停對美供貨,也要確保與中國稀土的長期協議。
馬來西亞的一場閉門會談,揭開大國博弈的微妙棋局。七月中旬,中美外長在記者退場后密談一小時,成為特朗普政府上臺后首次部長級面對面接觸。
耐人尋味的是,美國國務院事先放風試探,直到最后一刻才獲中方首肯。魯比奧身負制裁清單赴會,中國外交部那句“謹言慎行”的提醒猶在耳畔。
會談內容雖未公開,但經貿與臺海問題已成明牌。真正精彩的博弈卻在閱兵請柬背后展開。美國商務部長曾提議以放寬稀土出口換取特朗普出席北京閱兵,遭王毅外長以“勿將問題政治化”斷然回絕。
此刻美國軍工集團正焦頭爛額:F-35生產線因稀土短缺面臨停工,核潛艇磁鐵庫存告急,五角大樓儲備僅夠維持三個月。
日本成為攪局的關鍵變量。日媒記者密集追問特朗普行程,擔憂美國總統出席中國抗戰閱兵等于“默認日本戰敗國地位”。這種焦慮暴露了美國的戰略困境——既要依靠日本制衡中國,又不愿得罪重要盟友。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團隊一邊放風“籌備10月接待神秘貴客”挽回顏面,一邊對北京閱兵保持沉默。當普京確認踏上中國紅毯,美國的缺席反而成為最醒目的存在。
韓國總統李在明的猶豫最能說明問題。面對北京閱兵邀請,韓方先放風“日程沖突”,又顧慮“外交對等”,最終可能僅派國會議長代行。
深層原因直指華盛頓——李在明為求與特朗普會晤,連派安保室長蹭G7峰會未果;此刻美韓關稅談判正卡在“遏制中國造船業”條款上。朝鮮無預警泄洪更讓韓國外交雪上加霜,東西方平衡的藝術終究難敵選邊站的壓力。
相較之下,中俄背靠背的姿態愈發鮮明。兩國元首兩月內實現互訪閱兵,創下外交史罕見紀錄。俄方專家放話“中俄關系迎來分水嶺”,新型支付系統、能源管道、軍事技術共享等合作箭在弦上。
當特朗普困于國內黨爭,普京卻在北京連簽大單,美國軍工復合體夜不能寐:S-550技術若落地東亞,西太平洋軍事平衡或將改寫。
飛虎隊老兵麥克馬倫的箴言此刻格外鏗鏘:“在戰爭年代,我們并肩作戰;在和平年代,我們也要做永遠的伙伴”。當99歲的他叮囑訪華兒子“好好體驗中國”,恰是對霸權思維最溫柔的批判。
皮尤民調里那2%的領先差距,不僅是經濟的認知重構,更是人心向背的隱喻。北京街頭偶遇的美國高中生杰克遜·隆驚嘆:“這里的人都很友善,我要帶朋友再來!”——或許這才是穿越歷史硝煙后,最珍貴的外交遺產。
普京專機即將啟程飛往北京之際,特朗普海湖莊園的日程表仍留著九月三日空白。一邊是俄高層傾巢而出洽談百億大單,一邊是美國商務部長為稀土四處奔走;一邊是飛虎隊后代在昆明校園含淚合唱,一邊是皮尤報告里全球經濟領導者的悄然易主。
當俄媒歡呼“中俄關系分水嶺”到來,那個拒絕出席閱兵的國家是否聽見歷史車輪的轟鳴?
莫耶在昆明滾燙的淚水中,藏著破解中美困局的密碼:“和平生活,撫養家庭,給子孫后代美好未來——這是所有人的夢想”。
信息來源:克宮:普京將于9月訪華,俄方正為北京之行做籌備
2025-07-22 13:29·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