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別怕,叔叔幫你看看。”6月中旬的一個下午,大興區觀音寺街道團河社區綠地內傳出孩子的哭喊聲。李瑩聞聲而來,蹲下身用熟練的急救動作安撫受傷孩童。這是李瑩醫生一個月內第二次挺身而出,他用職業本能與善意書寫動人故事。
烈日下的生命托舉
5月30日下午,陽光把社區廣場曬得發燙。陪兒子玩耍的李瑩突然注意到馬路邊一個騎自行車的孩子摔倒后久久未起。“不好!”職業本能讓他心頭一緊,囑咐兒子原地等待后便飛奔過去。
眼前的景象讓他呼吸一滯:孩子躺倒在地、渾身抽搐、意識模糊,自行車歪倒一旁。“當時腦子里只想著要救人。”李瑩事后回憶。他立刻跪地檢查孩子的呼吸脈搏,持續輕拍呼喚。當孩子終于哭出聲、恢復些許意識時,他急忙喊圍觀群眾撥打120、聯系家長。李瑩醫生經過初步檢查,判斷孩子為頭部外傷伴水腫。為避免孩子哭喊加重傷情,李瑩輕輕將孩子上身托起固定在懷中安撫。地面溫度不斷升高,他弓著身子充當“遮陽傘”,生怕烈日灼傷孩子。直到眾人幫忙將孩子移至樹蔭下,他猛然想起,自己的兒子還在廣場上,抬頭卻見鄰居正幫忙照看,這讓他得以全心救助。待孩子母親趕到,他細致說明情況,陪同等待救護車交接后,才默默帶兒子離開。
“當時小男孩后腦有明顯腫脹,但呼吸平穩,體位也保持得很好。”參與現場救治的120醫生強調,“現場有專業人士對頭部外傷的精準判斷至關重要——后腦血腫患兒若處置不當可能造成二次傷害。李瑩醫生第一時間保護頸椎的處置,為后續救治贏得黃金時間。”
鄰里間的默契守護
時間來到6月20日,社區的寧靜被孩童哭聲打破。正在遛彎的李瑩夫婦循聲跑去,發現一名孩子騎車摔倒,手肘、膝蓋擦傷。“別怕,叔叔是醫生。”李瑩輕聲安撫,快速檢查后,緊繃的神經才稍稍放松。他小心地將孩子扶到路邊,讓愛人回家取藥品,自己則聯系孩子家長:“孩子有點擦傷,您別著急,路上慢點開。”妻子快速取來消毒用品和純凈水,夫妻二人默契配合,李瑩仔細沖洗傷口沙石,妻子隨后消毒包扎。待家長趕到,他們詳細交代護理要點,還贈送了藥品,便悄然離開。
李瑩今年31歲,是大興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的一名康復治療師,也是社區里的“好心鄰居”。兩次救援后,被救孩子家長均通過社區居委會急切尋找這位好心鄰居致謝。工作人員走訪過程中,多位熱心居民主動提供了現場照片,助力尋找好心人。當居委會致電核實時,李瑩卻婉拒:“只要孩子沒事就好,這是我該做的。”直到這時,大家才知道這位好心鄰居就是李瑩醫生。
在李瑩看來,醫者仁心從不囿于醫院圍墻。“穿上白大褂治病救人,脫下白大褂也得守護鄰里。”當被問及為何一次又一次挺身而出,這位“90后”醫生只是笑著擺擺手:“這沒什么,換誰都會這么做,而且我救人的時候,鄰居也幫我看著孩子呢,大家都一樣”。這舉重若輕的幾句話,既是經年專業淬煉的本能,更是深植血脈的仁心。
來源/這里是大興
?事兒君熱線:18618102600
?業務合作:13910318965、139118139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