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李先生拿到體檢報告,“大便潛血試驗陽性”的結果和旁邊“建議至消化科進一步檢查”的建議讓他心頭一緊。帶著疑問和不安,他走進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消化內科診室,找到唐成祥副主任醫師。
帶你讀懂體檢報告
“陽性”信號:隱秘的消化道警報
面對李先生的焦慮,唐成祥溫和的解釋:“大便潛血陽性,意味著在糞便樣本中檢測到肉眼看不見的微量血液成分,提示消化道某處存在微量出血,但這不等于重病。”
“陽性結果是一個重要線索,是探索的起點,關鍵在于找出血液來源和原因。”他分析道,從口腔到肛門的消化道,任何環節的黏膜破損、炎癥、血管異常或新生物都可能導致滲血,最終在潛血試驗中顯現。因此,潛血陽性雖非診斷,卻是健康的重要警示。
為明確原因,唐成祥為李先生安排了血常規、凝血功能等基礎檢查,結合李先生具體情況分析了潛血陽性可能的“元兇”。
首先,最常見的痔瘡與肛裂,會在排便時摩擦導致少量出血,常伴疼痛,出血多為鮮紅附著表面,但也可能致潛血陽性,需肛門指檢明確。口腔或鼻咽部出血若被吞咽,也可能造成假陽性,故檢查前應避免食用動物血、生紅肉,并注意口鼻情況。
另一些情況則需警惕,密切觀察或進一步檢查。如消化道炎癥或潰瘍侵蝕血管可致滲血,常伴有腹痛、腹脹、腹瀉等癥狀,需結合病史和胃鏡判斷。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或抗凝藥也可能損傷胃黏膜或增加出血風險,需醫生評估調整用藥。
最需高度重視的是提示消化道息肉或腫瘤的可能。“腺瘤性息肉是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表面糜爛可致潛血陽性。發現并切除息肉,是預防結直腸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消化道腫瘤組織血管豐富脆弱,極易微量滲血。“對于中老年人、有家族史或伴有消瘦、排便習慣顯著改變、持續腹痛等‘報警癥狀’的患者,潛血陽性是強烈信號,胃腸鏡檢查刻不容緩。”唐成祥比喻道,“潛血陽性是身體埋下的沉默線索,胃腸鏡則是解開謎題的關鍵鑰匙。”
明辨方向,精準檢查,科學應對
基于李先生的年齡(50歲以上)、首次發現潛血陽性且無明確良性病因,唐成祥強烈推薦其盡快完善胃腸鏡檢查。“這是明確出血部位和性質的‘金標準’。”他解釋,胃鏡可觀察食管、胃、十二指腸;腸鏡探查整個大腸,能直觀發現病變并取樣活檢甚至切除息肉。”
唐成祥提醒,大便潛血試驗是篩查消化道出血尤其是早期結直腸癌的重要手段,務必重視“陽性”結果,及時攜帶報告到消化內科就診,由專業醫生評估風險并制定個體化方案。現代無痛胃腸鏡技術成熟安全,是明確診斷的關鍵,勿因恐懼延誤。同時,留意“報警信號”如持續腹痛、消瘦、食欲減退、吞咽困難、嘔血、黑便、大便習慣顯著改變等,無論潛血結果如何都應及時就醫。維護消化道健康需均衡飲食(富含纖維)、戒煙限酒、適度運動、規律作息。
專家簡介
唐成祥 副主任醫師
徐礦總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對于消化內科的消化道出血,各種肝炎、膽管炎、胰腺炎、腸道疾病的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小腸疾病的診治,對于雙氣囊小腸鏡、磁控胃鏡、膠囊內鏡的操作、小腸出血的內鏡下止血、小腸息肉切除等小腸疾病的診治具有較高的水平。尤其對胃石的治療具有豐富的經驗。對內痔、直腸黏膜脫垂的腸鏡下無痛治療在省內外達到領先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