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被全村疼愛的“小花”結婚了。
今天上午,28歲的演員齊如意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結婚視頻。
可能提起這個名字大家都不知道是誰。
可說起當年那個讓無數觀眾爆哭的《暖春》里的小花,大家肯定能記得她。
那個穿著洗得發白的舊衣裳,怯生生攥著衣角,眼神里卻藏著倔強的小姑娘,當年賺足了全國觀眾的眼淚。
如今,當年的小丫頭片子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不少觀眾刷到消息時瞬間破防。
在評論區感慨“看過小花的,如今孩子都能打醬油了吧”。
結婚對象是比她大兩歲的崔丙林,河北人,齊如意是北京姑娘,兩地相隔不算太遠。
但這場看似尋常的婚禮,卻在祝福聲里炸出了不少質疑的浪花。
一、新郎外貌和態度成“槽點重災區”
說起來,新郎崔丙林的身份不算差。
職業欄寫著“導演”,但這個標簽在網友眼里卻有點“水分”。
翻遍他的履歷,能叫得上名字的作品寥寥無幾。
最拿得出手的是2021年執導的鄉村題材電影《蘋果紅了》,上映時票房不足百萬。
另一部短片《來咧》更是查無此人,在視頻平臺的播放量甚至沒超過10萬。
比起“導演”這個略顯模糊的身份,網友更關注的是崔丙林的外形。
在齊如意發布的接親視頻里,崔丙林個子目測不高,站在穿高跟鞋的齊如意身邊甚至稍顯局促。
齊如意官方身高158,崔丙林目測也不到一米七。
臉頰微胖,笑起來眼角的皺紋很明顯。
有網友直言“這新郎看起來很精明”。
不過平心而論,感情里的冷暖本就外人難知,單論外形爭議其實不算新鮮事。
真正讓網友炸鍋的,是這場婚禮的“硬件配置”。
視頻里,接親的車隊既沒有大家想象的勞斯萊斯、奔馳,也沒有拼湊的親友私家車。
接親隊伍竟然是一輛輛公交車組成的,齊如意和崔丙林坐在公交車后排。
這段視頻發出后,評論區瞬間分裂成兩派。
支持的網友覺得“太接地氣了,現在明星婚禮動不動上億,這樣反而真實”“環保又省錢,挺好的”。
反對的則直接開懟“租不起婚車了?還是故意搞噱頭拍綜藝呢”“公交車接親?是怕別人不知道你糊了嗎”。
更有網友直言“這是把婚禮當成流量密碼了吧”。
除了婚車,婚禮現場的細節也被扒出不少“槽點”。
婚房里除了墻上貼著個醒目的大紅喜字,再難看到其他紅艷艷的裝飾。
就連窗戶上都沒貼半點兒喜慶的窗花或喜字。
瞧著確實有些素凈得過分,少了點結婚該有的熱鬧勁兒。
走到院子里,那地毯鋪得七扭八歪,邊角要么卷著要么翹著,看著就沒怎么用心打理。
不僅沒鋪得整整齊齊,連院子地面都沒完全蓋住。
按理說,崔丙林頂著個導演的名頭,怎么著也不至于拮據到這份上。
那多半就是沒往這場婚禮上花心思了。
現場也沒見著村里那些年輕力壯的鄉親們來湊個熱鬧,冷冷清清的,壓根不像辦喜事的樣子。
就在這冷清的氛圍里,有位大哥掏出手機想記錄下這場景。
旁邊一個穿白短袖的男人,看著像是新郎的朋友,直接伸手把人家的手機推到一邊,不讓拍。
不少觀眾瞧見這幕都忍不住嘀咕:“這男方家也太舊了,哪像明星結婚的排場啊?”
更有人滿是疑惑:“這是啥意思?不讓拍的話,那開直播干啥呀!”
還有在接親路上,崔丙林和齊如意在路上還給環衛大媽遞了紅包。
這舉動被網友吐槽是有刻意擺拍、博眼球的嫌疑。
二、齊如意反復消費“小花”,網友:情懷都被你耗光了
在有網友扒出,當年在《暖春》里飾演寶柱爹的田成仁老師,93歲離世。
而一直借著“小花”身份念叨著想念爺爺的齊如意,也沒去葬禮送最后一程。
再看齊如意這段時間的動態,從被求婚、訂親,到添置新房家具。
再到一天天倒數結婚日子,類似的視頻她發了不下幾十條,幾乎快刷屏了。
更顯眼的是,每條視頻的開頭或話題里,都少不了“《暖春》小花”這個標簽。
翻來覆去地用,難免讓人覺得有些過度營銷,把這個角色當成了流量密碼。
說句扎心的話,要是齊如意不提自己是當年的小花,恐怕不少觀眾根本認不出她,自然也不會特意關注這場婚禮。
就像有觀眾感慨的:“現在的她,一點當年小花的影子都沒了,一場婚事發了小半年的視頻,實在讓人看累了。”
即便到了今天結婚的日子,齊如意顯然也沒打算停下營銷的腳步。
一早她就開啟了直播,把婚禮的流程一點點展現在鏡頭前。
熱度倒是賺足了,可爭議也跟著越來越多。
其實齊如意這些年的發展并不算順利。
《暖春》之后,她陸續演過《櫻桃》《小姨多鶴》等劇,但都是小配角。
成年后因為長相沒有小時候有辨識度,逐漸淡出主流視野。
靠著頻繁綁定“小花”角色,粉絲才漲到60萬,也不算多。
所以歸根到底,這場婚禮的爭議,本質上是觀眾對“情懷被消費”的不滿。
《暖春》作為2008年的爆款劇,當年播出時創下收視紀錄。
多少人跟著小花哭紅了眼,把對善良的向往寄托在這個角色身上。
齊如意作為角色的扮演者,本可以靠著這份觀眾緣走得更穩。
但她卻選擇了最討巧也最危險的路,反復咀嚼過去的紅利。
其實娛樂圈靠經典角色維持熱度的明星不少。
比如《武林外傳》里的“佟湘玉”閆妮,她也會在采訪里提當年的角色。
但更多的是帶著感恩回顧,而非把角色當成唯一的流量工具。
觀眾懷念的從來不是某個角色的標簽,而是角色背后的真誠和溫暖。
當這份真誠被商業化的算計取代,失望也就隨之而來。
結語
婚禮本身沒有高低貴賤。
公交車婚車也好,豪華車隊也罷,只要新人覺得幸福,就是最好的選擇。
但刻意制造話題,用“情懷”收割流量,難免讓人覺得變了味。
如今觀眾看到的,是一個被流量裹挾的、模糊的影子。
或許她該明白,觀眾當年愛“小花”,愛的是她的純粹和堅韌。
而這份愛,從來不該被用來換流量。
畢竟,能打動人的從來不是刻意制造的反差,而是藏在細節里的真誠。
無論是婚姻,還是人生。
大家都看過《暖春》嗎,如今多大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