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6月15日,“延安五老”之一的謝覺哉在北京去世,享年87歲。謝老去世沒多久,他的妻子王定國找到中央提出一個請求:“我什么級別,住什么房子!”
王定國為何會提出這一請求?背后有何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謝覺哉去世后,其妻子提出:我什么級別,住什么房子
謝覺哉是我國歷史上最后一屆秀才,1913年他從湖南高等商業學校畢業后,回到家鄉當教書先生。在此期間,向學生們推廣新思想,希望大家能看到如今社會真正需要的東西。
“五四運動”爆發后,謝覺哉積極響應,隨后創辦《寧鄉旬刊》宣傳進步思想。1920年,他在何叔衡的邀請下擔任《湖南通俗報》的主編。
由于謝覺哉等人經常在報紙上發布進步文章,引起當局的注意,沒多久就被查封了。謝覺哉無奈,只能來到湖南省立第一師范附屬小學教書,并協助毛主席、何叔衡創辦平民夜校、工人夜校,讓更多人學習到知識。
1933年10月,隨著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戰士們被迫轉移,開始艱辛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盡管當時的謝覺哉年事已高,但他仍堅持上路。當戰士們讓他乘馬上路的時候,他擺擺手拒絕了,并說:
“大家不要因為我年紀大就特殊照顧我,我和你們沒什么不一樣的。更何況我也要給其他年輕的戰士做榜樣,讓敵人看看我們紅軍的堅韌不拔!”
長征期間,戰士們糧食吃完了只能吃野菜樹根,謝覺哉也沒有搞特殊。在這一情況下,他不小心得了瘧疾,高燒不退。然而只要聽到部隊出發的聲音,謝覺哉還是毫不猶豫地起身,咬牙跟著隊伍繼續出發。
謝覺哉始終將一枚印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內務部”字樣的印章隨身攜帶,他將這看作是紅色政權的象征。不管前路有多么艱險,身體有多么虛弱,就算是把唯一拿來御寒的毯子扔掉,這枚印章也好好保存著。
當中央紅軍抵達陜北后,謝覺哉被任命為中央黨校副校長等職務,還于1940年主持邊區政府的工作。
新中國成立后,謝覺哉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長。當得知父親被中央委以重任后,老家的孩子們都想來北京沾沾光,得到特殊照顧。但他們左等右等沒等來父親的同意,反而等來了一首詩。
這首詩的大致意思是自己不會因為革命成功,被國家委以重任而庇護家人,更不會給他們搞什么特殊待遇。
1962年,謝老穿的還是以前的衣服,連妻子王定國都看不下去了:“你都這么大歲數了,還不穿好點吃好點?”謝覺哉笑著說:“我們已經夠幸運了,再好就過分了!”
謝覺哉的優良家風不僅僅影響了子孫后代,連妻子也是如此。因此當1971年謝老去世后,王定國主動向中央提出:“我是什么級別,住什么房子?!?/strong>隨后從大房子搬出。
說起王定國,她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先輩,曾參加過長征、西路軍等等……
參加過長征和西路軍的女紅軍
在紅軍長征的艱苦歲月中,最難的要數爬雪山和過草地了,而王定國全都參加了。
1936年2月,王定國所在的劇團跟隨紅5軍來到黨嶺山下。凌晨3點,首長下達命令:“收拾收拾準備出發,必須要在12點前翻過山頂!”為了鼓勵戰士們奮力爬山,王定國等人站在寒風刺骨的雪地里當啦啦隊。
冬天寒冷異常,更別說他們還在雪山腳下。最重要的是爬山途中不僅累,空氣還越來越稀薄,一旦坐下來休息一會兒便很難再站起來。因此戰士們你攙著我我扶著你,務必保證每個人都能順利翻過雪山。
就在這個時候,劇團炊事班長張勝德不小心跌進雪坑犧牲??粗习嚅L掉下去的身影,王定國等人淚流滿面,為了防止聲音太大引起雪崩,他們只能小聲哭泣。
指導員見士氣有些低落,擔心他們會卸力掉隊,便帶頭小聲唱起《雪山行》,用歌聲激勵大家。終于,王定國和戰友們翻過雪山,迎來勝利。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們又克服了夾金山、長板山等,順利抵達甘肅會寧,實現一、二、四三個方面軍的大會師。
長征結束后,王定國又參加了西路軍。1936年12月,王定國等人奉命來到城東第9軍慰問演出,然而還沒等他們抵達目的地,就和敵軍的一支騎兵遭遇了。劇團長當即下令:“立即撤進大院,把大門關緊,去土圍子防御。”
由于劇團此次是來慰問演出的,所以攜帶的武器非常少,如果想要抗擊敵軍的話是非常困難的。無奈,他們只能在三樓和敵軍抵抗。與此同時,敵軍以為對面是紅9軍軍部,因此派出一個團的兵力將其包圍在土圍子。
在戰斗過程中,劇團的成員們知道彈藥非常少,所以都省著用。然而敵我雙方兵力、武器差距懸殊,盡管造成敵軍不小的傷亡,但劇團的政委、副隊長以及指導員都壯烈犧牲。
王定國見大家有些慌亂,便和黨文秀進行戰前動員:
“我知道大家現在很害怕,幾乎都是些沒上過戰場的女同志,很難突出敵人的包圍圈。但我們能來個將錯就錯,讓敵軍誤以為我們就是紅9軍軍部,好讓他們安全撤離。”
盡管大家拼死抵抗,但還是沒能打得過敵軍,最后只剩下王定國等30多人被敵軍俘虜。經過一番營救,王定國終于回到黨的懷抱,并在蘭州八路軍辦事處見到陪伴自己一生的謝覺哉。
通過聊天,王定國才想起來原來自己和謝覺哉早就相識。
丈夫去世后,不愿搞特殊
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王定國所在的紅四方面軍和中央機關縱隊住在雪山下,在為過雪山做準備。
這天,王定國和劇團的其他同志正在山坡下聊天,突然有一位留著大胡子的老同志來到他們面前,笑著對王定國說:“小同志,勞煩你幫我個忙?!?/p>
王定國連忙站起來問道:“不知道您要我幫什么忙?”老同志說:“咱們不是要過雪山了嗎?我這衣服太薄了,恐怕無法支撐我過雪山。所以我想請你幫我把這兩件衣服縫起來,再在里面裝上羊毛,這樣既節省又保暖?!?/p>
王定國接過老同志手中的衣服,說:“好,我今天晚上就去縫,明天給你送來。”老同志一個勁兒說謝謝,并做了個自我介紹:“我叫謝覺哉,是一方面軍干部休養連的,到時候你就去那找我就行。”
第二天一大早,王定國就將縫好的衣服給謝覺哉送去,他接過衣服一邊細細查看,一邊說:“縫的真好啊!對了小同志,咱們就快上路了,你可以提前準備一些辣椒,爬雪山的時候能御寒?!?/p>
令謝覺哉和王定國沒想到的是,那根縫衣服的線居然變成兩人間的“紅線”。
謝覺哉和王定國結婚后生活幸福美滿,當得知妻子只認識簡單的漢字后,謝覺哉每天都會抽空教她認字、學習文化。而王定國不僅僅從謝覺哉身上學習到了知識,還學到很多優良品質、紅色家風。
盡管按照相關規定,謝覺哉去世后,王定國也可以繼續住在原來的房子里,但她身為老紅軍戰士自然不能這樣做。王定國主動搬出原來帶院子的大房子,并找到組織說:“我有自己的工作,我是什么級別,就住什么房子,老謝已經走了,我不能搞特殊?!?/strong>
王定國離休后,還將全部心思都放在“關心下一代”的工作中,91歲那年還重新走了一遍長征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