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 長才干 作貢獻
迎著七月的蟬鳴
一群熱忱的希望教育學子奔赴鄉野街巷
他們沐紅色信仰之光,耕鄉村振興之田
在躬身實踐中熔鑄家國情懷
2025年暑期“三下鄉”的畫卷
正一筆筆繪出青春的模樣
且隨腳步,共賞這滾燙的希望篇章
四川希望汽車職業學院學前教育學院以 “探韻資陽文化,青春筑夢學前”為主題,以 “文化深耕+實踐創新”雙主線為指引, 組織師生到四川省資陽室多個村鎮社區開展“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場融合了專業實踐與社會服務的青春行動,延續著學校服務地方的傳統。
眼科診室里的教育啟蒙
在資陽愛爾眼科醫院,實踐團詳細了解醫院在鄉村地區開展的眼健康篩查、免費診療、公益培訓等系列惠民項目及成功經驗,并立足學前教育專業特色,積極思考、主動建言,就如何面向鄉村學前兒童開展趣味性眼保健操教學、兒童視力保護主題繪本閱讀推廣、親子護眼科普活動等提出了具體設想。
在專業人員指導,隊員們學習護眼知識學習及視力檢測項目操作,為后續面向兒童和家長開展科普工作奠定扎實的專業基礎。
紅碑村:溯文化根脈,感勞動之美
在資陽市雁江區紅碑村,實踐團懷著敬畏之心尋訪歷史印記,在與老村民的促膝長談中,體悟文化傳承的緊迫使命。作為未來的學前教育工作者,隊員們立志將家鄉文化精髓融入未來的幼兒教育,讓文化自信的種子在童心中生根發芽。
田間地頭的農事體驗成為生動的勞動教育課堂。在荷塘碧波間,隊員們俯身學習選種管護;在蔬菜基地里,記錄作物生長規律。實踐團成員王媛表示:"在紅碑村,我們發現教育資源不在遠方,而在腳下的土地里生長。"
晏家壩:深耕特色農業,解碼鄉土文明
在陽市雁江區保和鎮晏家壩村三崇堂,隊員們分組參與剪枝、綁蔓,在實踐中感悟傳統農耕“順勢而為”的智慧,并發揮專業特長,運用觀察記錄法設計“一粒葡萄的旅程”啟蒙課程,實現“勞作體驗+課程研發”的雙重淬煉。
拱城社區:非遺潤童心,美育護成長
在“國文明單位”資陽市雁江區拱城社區,實踐團深入了解社區“文化振興”工作,并組織開展了“創意美術非遺拓印魚”活動中,帶領社區孩子們體驗傳統技藝,感受藝術魅力。
數字游民社區:感知創新,躬身實干
在資陽國際數字游民社區,志愿者們體驗AI協同辦公系統,感受數字經濟賦能鄉村的強勁脈動,并到社區共享農場為農作物鋤草,體悟“鄉村建設離不開腳踏實地”的深刻道理。
從文化尋根的敬畏到田間勞作的堅韌,從非遺傳承的匠心到數字鄉村的啟迪,實踐團成員在資陽大地上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的車院青年,定將此次“三下鄉”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轉化為勤學篤行的不竭動力和報效祖國的赤子情懷。
編輯 |楊喜敬審核|代宗宏
資料來源 |青春車院
@希望教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