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高分考生用手中的志愿填報選擇權,對中國高校辦學模式進行了投票,這對于傳統985名校來說,不啻于一記警鐘
眼下高考進入“錄取季”,今年首次招生的福建福耀科技大學、寧波東方理工大學、大灣區大學錄取分數線直逼一眾名校,甚至超過了一些985高校。
細究不難發現,這幾所高校都地處東部南部沿海經濟發達城市,追求高起點,一開始就定位于“研究型大學”,舍得在辦學基礎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進行高投入,師資力量雄厚,有一批知名專家人才坐鎮。教學設施先進、生活條件舒適,但學費、住宿費并不算高。值得一提的是,這幾所學校的專業設置專注于前沿應用學科,不追求大而全。雖然“小而新”,但致力于“小而精”,招生人數少,為提供真正的精英教育創造了可能。
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
這樣的辦學條件,對高分考生有吸引力,并不意外。還應看到的是,這些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相對嚴峻,就業市場上學歷的含金量在縮水,名校的光環效應也在遞減。面對這種情境,有家長和考生看到這些新型研究型大學的優勢,目前看來就業前景良好,因此在填報志愿時放棄傳統985名校,也體現了現實的選擇理性。
一般而言,傳統985名校辦學歷史悠久、知名度高,學科門類齊全、學科發展水平較高。但是,在人工智能迅猛發展、各行各業發展變化快速的當下,傳統名校因歷史積淀、學科設置和課程體系相對固化,一些傳統專業對考生的吸引力正在降低。
另外,985高校雖然一些學科學術指標和排名領先,但在創新創業、產學研結合、實踐能力培養等方面尚有不足之處。而這些新型研究型大學強調貼近產業需求,強調應用型人才培養,無形中也加強了對考生的吸引力。
今年,一些高分考生用手中的志愿填報選擇權,對中國高校辦學模式進行了投票,這對于傳統985名校來說,不啻于一記警鐘,其在面對新興高校的競爭時,優勢逐漸被削弱,需加快改革以保持競爭力。如果這次高考錄取的新現象能倒逼傳統985名校加快改革步伐,其實是一種雙贏,是中國高等教育的福音。
當然,考生追逐新興熱門專業,期望畢業后快速進入高薪行業,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也應該看到,這種風潮下,考生填報志愿時可能忽視自身興趣與長期職業規劃,存在盲目跟風的風險。若存在高校為吸引生源而夸大宣傳就業前景,考生便容易受短期利益誘導,忽略學術根基的重要性,甚至盲目鄙薄傳統學科,這無疑也是一種急功近利,值得警惕。
對于在今年招生季異軍突起的這些新型高校來說,迎來開門紅的同時,也要看到自身建校時間短、學術積淀和校友網絡尚不成熟,離一所真正成熟的研究型大學這一目標尚有很遠的路要走。唯有看清這一點,這些高校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成為享譽國際的一流大學。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王天定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