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聽小區鄰居說"睡前多喝水能排毒",就每天睡前咕咚咕咚喝下一大杯涼水。結果才兩個月,她夜里頻繁起夜,一晚上要跑三四趟廁所;早上起來眼皮腫得老高,膝蓋也又沉又脹。
去醫院一查,發現腎臟已經岌岌可危了,醫生告訴她:適量的喝水沒錯,但是睡前喝水太多反而會損傷身體。
睡前能喝水嗎?喝多少合適?
睡前當然可以喝水,但一定要記住"適量"兩個字。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們雖然躺著不動,但呼吸、出汗都會帶走身體里的水分,血液會變得黏稠。這時候少喝點水,能補充水分,讓血液沒那么黏稠。
那喝多少才合適呢?一般來說,睡前喝半杯左右就夠了,大概100-150毫升。這個量既能緩解口渴,又不會讓身體攢下太多水分。喝水時間也很重要,最好在睡前1-2個小時喝,給身體留夠消化和排尿的時間,別剛喝完就躺下。
還有,喝水的溫度也要注意,建議喝和體溫差不多的溫水,大概35-40℃。太涼的水喝下去,肚子會不舒服;太熱的水容易燙壞嗓子。千萬不要用飲料、濃茶、咖啡代替白開水,這些飲品里含有的咖啡因會讓人興奮,晚上睡不著,還容易頻繁跑廁所。
經常睡前大量喝水的人,身體可能會有這3個問題
1、總跑廁所,睡不好覺
正常情況下,晚上睡覺的時候,腎臟會自動減少尿液生成,這樣我們才能一覺睡到天亮。但要是睡前喝了太多水,腎臟就會"加班工作",產生更多尿液。結果就是一晚上被尿憋醒好幾次,嚴重的可能要跑三四趟廁所。
睡眠總被打斷,根本睡不踏實,更別提進入深度睡眠了。深度睡眠是身體自我修復、恢復體力的關鍵時期。長期睡不好,白天就會沒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記性變差,還容易心煩發脾氣。
時間長了,身體抵抗力也會下降,三天兩頭感冒發燒。對老年人來說,晚上頻繁起夜還有摔倒的危險,特別是摸黑上廁所的時候,萬一摔一跤,后果不堪設想。
2、全身水腫
白天活動的時候,水分能跟著血液循環排出去,或者變成汗水蒸發掉。但到了晚上,人躺著不動,血液循環變慢,身體代謝也跟著減慢。這時候喝太多水,多余的水分排不出去,就會跑到身體組織里,引起水腫。
最常見的就是早上起來眼皮腫,眼睛都睜不開;嚴重的話,小腿、腳踝也會腫起來,用手指按一下,會留下一個小坑,半天才能恢復。水腫不僅看著不好看,還會讓人感覺渾身沉重、不舒服。
心臟不好的人更要注意,水腫會讓身體里的血液變多,心臟要更用力才能把血液泵到全身。時間久了,可能會加重心慌、氣短的癥狀。
3、傷腎又傷身
腎臟就像身體里的"過濾器",負責把身體里的廢水和廢物過濾出來,變成尿液排出去。睡前大量喝水,腎臟就得連夜加班,不停過濾水分。
偶爾一兩次還好,腎臟還能應付過來。但要是長期這樣,腎臟就會累壞,正常的過濾和吸收功能都會受影響。時間長了,腎功能會下降,出現晚上尿多、尿液變稀等問題。本身就有腎病的人更要小心,睡前大量喝水會讓病情雪上加霜。
醫生提醒:這4類人睡前大量喝水可能會有健康風險
1、老年人
年紀大了,腎臟功能會慢慢變差,本來就容易晚上尿多。要是睡前再喝很多水,起夜次數會更多,睡眠質量也會更差。而且老年人血液循環沒那么快,喝水太多容易水腫,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2、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患者要嚴格控制血壓,而身體里水分太多會讓血壓升高。睡前大量喝水,晚上血壓可能會劇烈波動,腦出血、心梗這些嚴重問題隨時可能找上門。所以高血壓患者睡前一定要控制喝水量,別讓血壓失控。
3、腎功能不全者
腎功能不好的人,腎臟已經沒辦法正常排出身體里多余的水分和廢物。睡前大量喝水,水分排不出去,會加重水腫,腎功能也會進一步惡化,嚴重的甚至會引發心力衰竭。這類患者一定要聽醫生的話,嚴格控制每天的喝水量,包括睡前的飲水量。
4、心臟疾病患者
心臟就像身體的"水泵",心臟不好的人,心臟功能本來就弱。大量喝水會讓身體里的血液突然變多,心臟負擔加重,可能會出現胸悶、喘不上氣等癥狀,嚴重的還會誘發急性心衰。所以有心臟病的人,睡前千萬不能喝太多水,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總之,喝水也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掌握好喝水的量和時間,讓喝水真正成為保護健康的幫手,而不是負擔。只有科學喝水,才能讓身體一直保持好狀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