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航方面發布了一個利好消息,值得稱贊。
航旅縱橫 App 正式上線“民航官方直銷平臺”,該平臺目前已整合 37 家國內航空公司的直銷機票資源。
這個平臺,被網友稱為民航版 12306 。
本人親自下載測試了一下,場景和12306有幾分相似,確實是在直銷“一手價”飛機票。
針對同一時間同一班次的航班,反復查詢幾次,暫時沒有發現在其他第三方平臺出現的“越頻繁關注,價格越向高波動”等問題。
可以說,這個服務新舉措一出,民航服務真的是要變天了。
想當年,原鐵道部在中國高鐵建設發展中,基于全路統一客票系統,創建獨立自營的售票系統12306,于2010年試運行,2011年6月正式啟用。
在12306成長發展過程中,有相當的輿論和資本力量對此冷嘲熱諷,呼吁鐵路走民航先前的市場化售票方式,交給社會第三方平臺化負責賣票等等。特別是早年在12306 遭受攻擊,遇到重大危機時,這種言論更是甚囂塵上。
但所幸的是,無論原鐵道部,還是原中國鐵路總公司,以及國鐵集團,鐵路部門不為所動,持續頂住輿論壓力,堅持按照自己的節奏發展。
最終,一路攻堅克難,將12306打造成世界最大的票務交易系統,目前注冊用戶超8億,單日售票能力達2000萬張以上,最高單日售票2695萬張,系統交易量全球居首。
如今的 12306,功能豐富,涵蓋網絡購票、在線選座、網上點餐等多種服務,避免了第三方直接參與的市場化售票,有效服務廣大旅客,成為廣大旅客購買火車票、查詢旅行信息的主渠道,深刻改變著國人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反,民航系統先前在機票銷售方面,順風順水,走向了第三方平臺占據主要力量的市場化之路。但隨著時間的變遷,機票銷售市場化這條路卻越走越窄。特別是與鐵路售票順暢、便捷、高效等相比,越來越引起社會非議。
第三方平臺對機票加價銷售、捆綁搭售等問題頻發,導致消費者實際支付價格與票面價格不符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2025年春節期間,從海口至成都,平時800多元的機票,直接飆到了1.2萬元,三亞至北京的機票,從平時的2000元漲到了1.5萬元,最離譜的是海口至哈爾濱的機票,甚至出現了單張2.6萬元的“天價”。
雖然,民航機票銷售體系比較復雜,航司擁有獨立定價權,票價根據供需動態浮動,且每家航司擁有不同的銷售策略,民航在構建統一規范的售票體系上存在困難。
但是,以鐵路系統的巨量龐大,12306的奮進搏擊,成功寫就了全球數字化公共服務建設的典型案例,年節約社會成本超100億元,充分證明公共服務領域堅持“去中介化”的可行性,這為民航服務創新升級提供了一個經典的范例,也無意中一步步倒逼其變革。
12306表面看是直營鐵路客票服務,實際上是形成了全國鐵路線上線下全網融合的商旅服務智能化體系。
在出行便捷性上,鐵路刷身份證、人臉識別進站的快捷,促使民航企業紛紛效仿,登機檢票時間也大幅縮短。
在聯運服務方面,鐵路積極上手,與東航、國航、南航、春秋多個航空公司對接,參與推進空鐵聯運,努力實現不同交通方式實現一次支付、無縫換乘、一碼通行。
鐵路服務這種對各自為戰的民航企業降維推動之下,民航系統對標 12306,航旅縱橫APP上線“民航官方直銷平臺”,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
“民航官方直銷平臺”提出“六大承諾”,包括價格透明、無捆綁銷售、嚴格執行航司退改規則、杜絕大數據殺熟、保護用戶數據安全和報銷憑證真實。旅客可以在單一界面完成多家航司直銷機票的比價和購買,無需在不同航司官網之間切換。
這說明,民航系統及相關企業,正在從民航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深層次著眼,積極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凈化機票銷售服務環境,更多探求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有意從本質上推動行業革新。
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在某些資本與公益模糊地帶和領域,長遠看,還是要更多堅守“人民交通為人民”的初心不動搖,堅持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必要利益,這才是源頭活水,這才是高質量發展的永恒正途。
解筱文:戰略學者。主評時政、文化、商業、鐵路。微信公眾號:評論員解筱文(zgmjpl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