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已不再相信傳統武術,中國傳統武術的現狀讓人們相信,中國傳統武術,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神話,一個成人的童話故事而已。
真的如此嗎?
我為這種現狀感到悲哀,也為人們的膚淺而感到可笑,我們不了解的,就不要急著下定論好嗎?
其實傳統武術并非神話,力量的放大與縮小,就是它的奧秘。
什么是力量的放 大與縮小?
當然是放大自己的力量,縮小對手的力量。
這可能嗎?
本人熱愛武術,也練了多年,雖然功夫不高,但也有些心得,且見過許多高人,憑自己的親身體會和所見所聞,可以很負責任地跟大家說,這一點,完全可以做到。
要說清這一點,首先要明白一個物理公式:F=m·a a=m/ss,即力等于質量乘以加速度,加速度等于使物體位移的距離除以所用時間的平方。
我們的祖先不懂得牛頓的這個定律,但是他們卻用他們的智慧創造出了完全符合現代物理的訓練方法,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武術。
個公式可以看出,一個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產生的位移距離越大,用的時間越短,它所產生的力量就越大。
現代博擊往往依靠肌肉的伸縮產生的力量與直線的進攻產生最短距離最快速度來取勝。
我們來對比一下,兩種不同方式的訓練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現代博擊依靠肌肉的力量,所以拼命利用器械練肌肉,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所以顯示出力大,速度快,以暴風雨一般的打擊來取勝。
傳統武術卻走的另一條道路。
首先,從力的角度來說,它不強調肌肉的力量,因為這樣很容易在獲得蠻力的同時失去了靈活敏捷與周身的協調。
它強調整體力,以身催拳,一動無不動,力從腿發,由根節至中節,再至梢節,這是什么意思呢?其實就是練習身體力量的協調,讓全身的力量合成一個整體,這就是所謂的外三合,一掌出去,等于人的整個身體撞出去,這種力量,又怎么是肌肉的伸縮的力量所能比得上的呢。靠肌肉把拳頭打出去,往往利用的只是身體某幾個部分的力,利用的質量小;傳統武術的力,是肌肉的伸縮力外,再加上整個身體的撞擊力。也就是:f=ma中的m要大得多,力量自然也就大得多了。
這種力,武術人叫做靈勁,就是隨意一動,就能把全身的力用到一個點上,這并不神奇,以正確的方法堅持訓練,大多數人都可做到,不過,一般也要在師父的指點下才行,不是看一下視頻自己弄幾下就可以的。靈勁上了身,功夫就算入了門,以后練什么都好辦了。李小龍的寸勁打人,還要一寸的距離,靈勁上了身的人打人,只需一抖,可能只是一厘米的位移,就等于全身力向你猛撞過來,再加上從力的方向來說,還有一種向上的力,所以把人打出丈遠,一點也不希奇。等于沒練過的人,先蹲在地上,然后猛地向上向前一沖,把人撞倒是一個道理。只是武術人經過長期的練習,不需要這么大的動作,這么長的距離,就可以達到這么大的力量和速度而已。
這是決定力量的三要素之一的質量。
第二個要素,就是位移的距離。你的手臂長一米二,我讓你打剛好一米二遠的東西,你能使出多大的力?你使用的力量只能為0。因為你的手沒有這長,無法使物體產生哪怕一丁點的位移,f=ma(a=M/ss),如果你學過物理 你就知道,這將導致你的加速度為零,質量再大,力量再大,最后力的作用為零。
現代博擊以拳打人,一米二的臂長的話,最佳的打擊距離就是在一米到一米一的樣子,也就是武術人說的以梢節打人,它能讓物體產生的位移在十厘米左右。
而傳統武術講究打人如親嘴,闖進中門再打人,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兩個人站得很近了再打人,我的手臂有一米二長,我靠你靠得這么近,我打你一掌,如果你是透明的話,我這一掌的長度可以打到你的身后,就是我的掌能把你打穿還有多,我的手在你身后面幾十厘米的地方才停住。這就是可怕的“內力”,往往能產生可怕的內傷,其實就是使得加速度的位移距離增加到了幾十厘米。如果你很好地理解了力的公式,你會知道這會產生怎樣的后果。
第三個要素,就是使物體產生位移的時間,是和時間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說,如果一次打擊你需要一秒鐘來完成,而我只需要0.1秒來完成的話,你的加速度是除以1得原數,我的加速度是除以0.01,也就是乘以一百!聽明白了嗎?也就是說,你以一秒打出二百斤的一拳,我以0.1秒打出一百斤的一拳,而我的打擊產生的力的作用,是你的五十倍!
練出整體力,使得周身一體,拳拳如身撞人,增加了打擊力的質量;
近身打人,增加位移的距離;
極快地出擊,減少打擊的時間,這就能使在力量相等的前提下,成倍成十倍,甚至成百倍地增加打擊的力的作用。這就是傳統武術力的奧秘。
這一點是根本,但還不是唯一。
傳統武術的訓練,還大量地運用杠桿原理來放大自己的力量,這一點相信大家都容易理解;還有利用慣性定理,也就是所謂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你以千斤之力向我沖來,我下面塞一只腳讓你下面停止運動,上面再給你加四兩力,使得你的上身在下身停止運動的情況下以一千斤零四兩的力往前沖,其后果會怎樣呢?
這兩點大家都容易理解,還有一點,就是弧線運動,大家不易理解。就是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你偏偏不走直線,要走什么弧線,不是耍花架子好看不中用是什么呢?
為什么太極要劃一個圓?要走纏絲?講究束展擰裹,把個身子擰得跟麻花一樣,有什么用?
講簡單點,這就是一個甩勁與推力的問題。玩過實心球的人都知道,或者你自己試一下就知道,拿一個籃球,你用最大的力往前直推,我把它掄圓了往前方一拋,看誰扔得遠。一個人的推球的距離只有甩球距離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并不是你的力量大了十倍,只是它的作用相差這么遠。
再就說速度。你認為兩點之間距離最短,所以就會最快?同樣的距離,或者我的距離比你遠一點,但我的速度比你快,我也能比你先到,所以說,距離并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
說到這大家可能聽明白了,是的,弧線的速度比直線快!為什么,因為它是甩出去的,而你是推出去的。
為什么傳統武術最講究的不是手臂的力量,而是腰胯的力量?腰一動,人就摔出去的,都以為是夸張,其實,你想象一下:一個人站在那里,把手臂伸直,轉一圈,從頭上看下去。是不是構成一個以身體為圓心,以手為邊長的圓?就跟踩自行車一樣,中間轉動一點點,邊上就走了半個圓?就是這樣,以手而言,肩為根節,肘為中節,手為梢節,以根節帶動梢節,腰動一個極小的角度,手就走了很遠。所以師父常說,不要只動手,要以腰帶動,要……,我們不懂,還以為是師父古板,卻不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有師父的人幾年練出了靈勁上身,沒師父的或者自以為聰明不聽師父的練了幾年也只會了招式,跟廣播體操相似。
再有一點,打擊的位置。傳統武術都是打擊要害,一擊斃命。你說你力量大一拳只打中我手臂,我力量小一拳打你襠下,效果會怎樣呢?
以上就是我所想到的,力的放大,關鍵詞:加速度、杠桿、慣性、甩勁、打擊位置。也許這些并沒有絕對的增加你的力量,但卻成倍成十倍甚至成百倍地增加了力的作用與打擊的效果,何況,傳統武術也有許多增加肌肉力量的辦法,兩者相加的話,結果可以想象。
當然這些還不夠,我們的祖先實在是太富于智慧和創造力了,我再來講幾點。
前面講到了外三合,就是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總的來講就是要把身體訓練成一個協調的發力的整體,能夠把力量集中到一點,不在傳遞過程中產生內耗而減小。那么內三合呢?心與央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這就有些玄妙讓人搞不懂了,其實也非常簡單,就是講的反應速度,心念一動,手就打出去了,跟個條件反射一樣。
首先是眼疾,看你肩微仰,就知你要起腿,我立即進步一攔檔在你剛起一半的腿上,一拳就打在你襠下,時間可能不需要一秒。這是怎么做到的呢?
并不神秘,成千上萬次,成年累月的重復練習。就象我們心意拳,一個龍形大劈,師父說他以前每天練五百次,練了五十年了,當然后來年紀大了減少了一些,但就算如此,他劈了多少次?練時如有敵,想象敵人有個什么前期細微動作,馬上就是這一下,你說真和人對恃了,看到對方有這么一個細微征兆,你的第一反應會是什么?打人兩不知,打得敵人不知怎么被打的,好理解,因為你太快了,為什么是兩不知呢?自己都不知道?是的,因為已經練得跟條件反射一樣,看到這個就是一下,沒有經過大腦,是身體的自然反應,是身體在打人,自己的大腦的反應速度跟不上,要打完了才回想起來,我是怎么打他的,有時甚至自己都想不起來。這就是無意是真境。
以上也可以歸于把自己的力量放大。
現在講一講怎樣把對方的力量縮小。
很簡單,一個是截,一個是借,再個就是使之失重
什么叫截,就是讓對方的打擊不能有效地完成。
因為直來直往的打擊往往需要較長的距離來加速,而且動作比較明顯,如果針對這一點進行長期的訓練,就能做到這一點的。你肩才一動,我不退反進,你的腿還縮著沒蹬呢,我就擠得你伸腿的距離都沒有,你說,你還有多大力作用在我身上呢?你手臂剛想抬,我就擠進來了,你的手貼在自己身上緊緊的,沒有拉開的空間,你還能打我嗎?這就是截,截心截意,就是你想怎么地我就看出來了,就給你截了,讓你完不成,你還能打人嗎?所以跟傳統武術高手比試,許多有力量的小伙子都感到難受死了,有力使不出,好象手腳被捆在自己身上一樣,并不是夸張,其實就是這個截字決。
至于借力打力,大家都應該能明白,至少從道理上明白,所以我也就不多說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使之失重,武術人叫拔根。不管你是踢腿還是打拳,你都得站穩了才使得勁出,如果我讓你失了重,你縱有千斤力,也是無法。
現代博擊往往直來直去,打擊多是前后方向,可是傳統武術卻打的是六合,前后打,左右打,上下打,一個力往往是幾個力的累加,比如傳統武術人對恃,往往將身蹲低,樣子好笑,于是有些人就把架子改成站直了打,又高些又移動得快些,卻把一個立體的打擊變成了平面的,失去了其中的內涵而不自知。實在可笑可嘆。
你一個直拳,從后往前,可傳統武術先擰身蹲身,看似也是一個直拳,卻帶著從左至右的甩勁和從下至上的掀勁,勁往上走,你就感覺失了重,勁往右走你就站立不穩,再有一個往前的推勁,再加上周身一體的放大的許多倍的整體靈勁,把你打出丈許,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講了這么多,也許有人還是不服,要說,既然如此,怎么傳統武術的表現如此之差,跟現代搏擊不能比呢?
這其中也有許多原因。
關鍵的一點就是槍炮的發展,使得這些沒多大用了,因此少有人下苦功練了,有些門派還抱著保守的思想,不想把真功夫傳出去,實際上一些功夫殺傷力太強,也不能亂傳,再就有一些有真功夫的老拳師,也不愿顯露,在他們看來,有什么好顯露的呢。
再就是規則問題。傳統武術的規則是勝者為王,活下來的就是勝者,打的就是咽喉、襠部、兩肋、心窩、甚至后腦,踢的是七寸腿,不超過膝蓋以上,可是現代搏擊,這些地方都不能打,踢腿膝蓋以下不能踢,只能踢膝蓋以上,你說,這規定的和咱練的都是相反的,還怎么打?
還有就是許多人不想下苦功,卻寄希望于某種領悟,一朝明悟,武功飛升,好象武功可以做操一樣一點不累地玩一玩,然后在理論上多想想,想通了就行了。這可能嗎?
沒有艱苦的訓練,沒有師父的正確指導,上面所講的這些都是空中樓閣,想得到卻做不到,毫無意義。
古代也有頓悟說,那是人家在苦練幾十年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量的積累在這呢,當然能產生一個質的飛躍,你什么都沒有,卻夢想不經過艱苦的訓練舒舒服服地成就自己的武功,這只能產生一些欺世盜名的假高手,現在自身功夫不行,理論卻一套套的人還少嗎?
這就是中國武術的現狀:有功夫不想顯,沒功夫的到處騙,大家都在理論上爭執不休,做著舒舒服服就練出功夫的夢。
悲哀。
百講不如一練,最后一句:功夫是練出來的,謹記,共勉之。(本文完)
真正的武學,不可能普羅大眾,一直以來都是陽春白雪,是極少數人玩的東西。傳武,需要真正的傳承才行。已經開始招募,五月份開課,里面有很多各拳種優秀的功法,包括樁功、試力、內功、肩胯訓練、技擊、養生等,愿自己在武學路上少走彎路的朋友,請關注,可以加羅山主微信:18513683927進行交流。
附:
來源:傳統武學
請欣賞笨視頻
投稿郵箱348132359@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