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靈犀一墨
漢朝是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就此我國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封建統治時期,漢朝一共持續了407年,歷經29位皇帝。說到漢朝的皇帝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和漢宣帝。因為他們用自己的功績在歷史的長河里閃耀一時,或開創文景之治,或開疆拓土遠征夷族。除了這些人以外,似乎其他的都沒啥名氣。
但是真正感興趣的朋友翻看下兩漢歷史便不能發現,漢代有名的賢君遠遠不止以上幾位,比如讓大漢進入全盛時期的東漢漢明帝和漢章帝,還有我們今天要講的漢和帝就是大漢歷史上不容忽視的存在,其中漢明帝和漢章帝時期,開創了歷史上有名的“明章之治”,其成就不亞于西漢的“文景之治”。而開創明章之治的漢章帝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漢和帝的老爹。說來這位男主一生的命運與一個“四”字那是有著不解之緣,按照中國人的傳統這“四”字的諧音終歸不太好。
可是老天注定的事,咱們的男主也是無能為力,出生在家里排行老四,母親梁貴人生下自己沒多久就死了。幸好老天爺關上一扇門,必然會為你開一扇窗,總不會讓一個人壞事都占盡,所以咱們的男主也是有些好運在身的,自己的親爹漢章帝劉炟立了一位皇后竇氏患了不孕不育,所以權力再大也是無用的,但咱們漢家皇帝高壽的不多,老爹為了身后事,就立了男主的哥哥劉慶為太子,問題是這宋貴人太得老爹寵愛了,竇皇后害怕太子哥哥的母親宋貴人威脅到自己的后位,所以很快我這位不幸哥哥的母親宋貴人就被皇后設計陷害自殺了。沒了母親的倚仗,可憐的男主哥哥劉慶被皇帝老爹一擼到底直接被貶為了清河王,而我的母親當然也沒能逃過一劫,直接跟隨宋貴人而去,只是她是因為膽子小性格太內向是抑郁死的。
老爹的正妻皇后竇氏眼看有兩位皇子沒了親媽,但劉慶已經懂事,所以就收養了我們的男主劉肇,因為嬰幼兒沒記憶,竇皇后覺得只要自己對咱們男主好,長大了這孩子記憶中只有自己這位母親,將來自己的地位就穩了。
男主有了這位養母的疼愛,那必然是優質資源占盡,快樂成長自然是不成問題,皇后生的兒子為嫡子,被立為太子那是遲早的事,果不其然,公元82年,父親就聽了大臣和養母的建議直接將男主冊立為了皇太子。
就這樣,男主成了養母的驕傲,父親的期望,故事從這里就步入正軌了。大家好,我就是上面說的男主--漢和帝劉肇,我從小受著最好的教育,母親(養母)和父親給我請了最好的老師進行啟蒙和教導,我從小喜歡讀書,也喜歡寫詩,但就是對權力沒有過多的欲望,也不喜歡炫耀自己的學問。可是卻喜歡將自己的學問用來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研習經典,討論國家大事,我不求名利,但是名利卻主動找上了我。盡管我是皇太子,可是我就喜歡跟老百姓打交道,為了了解民生,我主動申請到地方上擔任小官職,對于現在的你們來說,可能覺得我這是體驗生活,帶有故意作秀的嫌疑,但是我真的想說,我真的沒想那么多,我只是喜歡和人民一起聊聊天,皇宮里那塊四方天太無聊了,我申請到下面為官,可以自由穿梭于田間地頭,在自然環境和淳樸的民風中,我身心得到了極大的放松。
原本想著這樣的生活可以一直繼續下去,可是無奈公元88年,我的父親突然過世,母親立即命人將我叫了回去,登基的那天,我還沒有回過味來,就被下面的山呼萬歲給驚醒了,原來我真的已經是一位皇帝了。
看來我不能再散漫了,得承擔起作為一位皇帝的責任,我在萬歲聲中,梳理了下思路,按照慣例,尊我的養母竇皇后為竇太后,說實在的我那時才10歲,坐在龍椅上戰戰兢兢的,說什么話做什么事都由我的養母竇太后說了算,說起來我是皇帝,可是我的養母卻獨攬大權,接下來更是快速提拔竇氏族人,隨著權力的增長,養母開始暴露真面目,他剛愎放縱,所以的朝臣都畏懼她的權力,很多人不敢說真話和實話,就連我的老師太子太傅也選擇了明哲保身,不問政事,司徒袁安、太尉宋由等人也沒有實權,國政大權都由養母一人說了算。為了完全掌控父親留下的江山,母親重要我的舅舅他們,我的大舅竇憲被提拔為侍中,掌管朝廷機密,負責發布詔命,又讓我的小舅舅竇篤任虎賁中郎將,統領皇宮的侍衛,其他舅舅和表兄弟們也是身任要職,我抬頭一看,我身邊人全是養母家的。
隨著養母娘家人的權力越來越大,我統治的時期正式進入了外戚專權時期,他們見我年齡小,開始明目張膽地與大臣們甚至我的兄弟姐妹叔伯們發生沖突,竇憲甚至刺殺了都鄉侯劉暢,還嫁禍給了劉暢的弟弟利侯劉剛。養母知道后,假裝生了生氣,將舅舅關在了宮內,對外說是要嚴厲處罰,可結果卻是說說而已。而此時我的國家所統治的區域漠北發生了蝗災,北匈奴沒了糧食,大量南下,已經歸附我們大漢的南匈奴被北匈奴欺負得不成人樣,多番向我東漢請求出兵救援,我的養母竟然不顧朝臣的反對,將舅舅竇憲派遣出征北匈奴。目的是希望他將功贖罪。不過這舅舅也不是吃干飯的,直接打得北匈奴毫無還擊之力。回來后直接升為了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我為了讓養母高興詔封竇憲為武陽侯,食邑二萬戶。雖說竇憲辭去了封爵,但是隨之而來的是竇氏集團的權勢開始如日中天,氣焰更加囂張。
接著他們是無惡不作,強搶民女,搭建豪宅,甚至直接監視和刺殺我的大臣們,嚴重時就連一個他們的門客都敢威脅朝臣。關鍵是我所屬集團下的那些部門主管沒有人敢吭聲的。
我看在眼里,暗自積蓄力量,永元四年公元92年,我終于14歲了,血脈里的基因告訴我,不能再任由他們那樣下去了。我逐漸不滿無權的生活。關鍵是竇氏族人以竇憲為首的幾人已經開始密謀要殺了我。他們的保密工作做的極好,可我也不是吃素的,在他們行動之前,我加緊了謀劃的步伐,決定先下手為強。無奈身邊之人只有些宦官和宮女,所以我沒辦法只好同我最信任的宦官鄭眾密謀,那天陽光明媚,一切如常,我親臨北宮,命令執金吾、五校尉勒兵屯衛南北宮,關閉城門,搜捕竇憲黨羽,并將他們全部處死,同時我又派謁者仆射率兵包圍了大將軍府,收回了竇憲的大將軍印綬。
就這樣,我踏著企圖謀逆者的鮮血,實現了權力的自由。再次強調下那年我才14歲。但是我終究顧及養母的感受,沒有直接殺了竇憲,而是責令他們兄弟幾人回了自己的封國。再命令地方官逼迫他們自殺。就這樣竇氏黨羽被我一下子一掃而空。
我也沒想到,面對如此險境,我能處變不驚,機智,敏銳,干練,穩重。但是我真的做到了,經過此次戰役,我成功掌權。開始了自己真正為理想奮斗的歷程。我首先肅清了余孽,接著是封賞了政變中的功臣,包括我的宦官鄭眾,我當時沒想到這個舉動會為后面的宦官亂政埋下伏筆。不過誰也長不了后眼不是?
親政后,我變得愈發的勤奮,我繼續執行了老爹漢章帝的為政寬緩作風。在我的努力下大東漢經濟快速增長,人口暴增,并且多次擊敗了少數民族的侵襲,對內我平定了少數民族的叛亂,復置了西域都護,東北則收歸了遼東,并置了渤海郡。在我的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科技上也取得了不小的發展。我統治的領土,經濟和人口都達到了頂峰。
公元108年,我親自改元“元興“,我繼續勤勤懇懇治理著祖輩和父輩留下的大漢江山,選賢任能,真的很想把頹勢的漢朝拉回來,我沒想到,我真的做到了,把東漢帶到了頂峰,可是無奈我身體底子太差,終究還是被繁雜的政務給拖垮了。改元的同年,27歲的我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在章德前殿,我看著自己辦公的地方,看著祖輩打下的江山,我真的不想就此離去,真想再向上天借下五百年,可是我的祈禱聲終究是沒有得到老天的回應,我閉上了眼睛,我愛的女人鄧綏和兒子在我榻前哭得聲嘶力竭,我無力地抬起手,用盡最后的力氣說道:“大漢的江山和兒子就拜托你了。”
我去世后,上天被我的誠心所感動,讓我看著我去世后的世界,看著大漢陷入了外戚和宦官相繼掌權的混亂時期,但還好我的妻子鄧綏給我支撐了很長一段時間。我知道她也是盡力了。她為了我的江山,被我的大臣他們滅了族。我心痛難忍,但是卻無力回天。
我不知道后人會怎么評價我,但我自認為我做到了自己想做到的事。就這樣吧,我的故事就講到這里了。你們感興趣的搜搜相關史書應該可以看到我的些許評價,不管是說我謙謙君子,低調內斂,還是所我樸實無華更想草根皇帝都沒有關系,只要你們能想到我些許的功績即可。順便說下,你們在讀到《論語》、《孟子》、《禮記》等儒家經典時,記得要想起曾經有位翩翩少年也喜歡讀這些書哦,并且還有些癡迷。
作者簡介:靈犀一墨,原名:李海燕,另一筆名:貓,畢業于武漢大學計算機軟件工程專業,愛好寫作,擅長隨筆,散文、詩詞賦、作詞、劇本、微小說等。有不少作品見于刊物和多家知名平臺并多次獲獎。多家網絡小說平臺簽約作家,發表中長篇小說近100萬字。現為一知名中外合資文化公司的企劃總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