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印度為何不敢吞并這個鄰國?
尼泊爾大尼泊爾民族主義陣線主席法尼德拉·尼泊爾說得直白:
"若非中國存在,印度或許早已將我們征服。"
印度對鄰國的霸道是出了名的。在巴基斯坦,它動不動就斷水斷電;
在斯里蘭卡,它干涉內政;連馬爾代夫選個總統都要看印度臉色。
但對尼泊爾,印度卻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不是印度突然變善良了,而是喜馬拉雅山另一側站著中國。
看看印度這些年對尼泊爾干的事,就知道為什么尼泊爾人這么恨印度。
1816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用槍炮逼著尼泊爾簽下《蘇高利條約》
一口氣割走17.7萬平方公里土地,相當于現在尼泊爾國土的1.2倍。
印度獨立后不但不歸還這些土地,反而在2019年把爭議的卡拉帕尼地區直接劃入自己的版圖。
這就像強盜搶了東西,還要在失主家門口立塊牌子宣示主權。
更氣人的是印度對尼泊爾水源的控制。
尼泊爾83%的灌溉用水被印度水壩截流,科西河上的非法水壩淹沒了尼泊爾1.2萬公頃良田。
印度還動不動就搞經濟封鎖。
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時,印度以"援助"為名實施變相封鎖,導致尼泊爾燃油短缺,連救護車都加不上油。
但自從中國來了,游戲規則就變了。中尼跨境鐵路開始修建,吉隆口岸的貨運量三年翻了五倍。
現在尼泊爾市場上,中國手機比印度貨耐用,義烏小商品比印度便宜三成。
中國援建的博克拉國際機場已經啟用,加德滿都的環城公路用的是中國技術。
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讓尼泊爾人腰桿硬了起來。
印度當然不甘心。它阻撓中國承建的西塞提水電站,說會破壞環境;
還慫恿美國在5億美元的MCC援助里塞進反華條款。
結果尼泊爾老百姓不買賬,上街抗議,這個項目就黃了。
相比之下,中國的項目都是實打實的:修路、建機場、搞電站,看得見摸得著。
尼泊爾人跟著印度只能喝稀粥,跟中國合作能吃上干飯。
今年4月印巴空戰更讓南亞各國看清了實力對比。
印度吹上天的"陣風"戰機,被巴基斯坦的中國造殲-10C打下來了。
這場空戰后,印度在克什米爾老實多了。尼泊爾人看在眼里,明白了一個道理:有中國在背后撐腰,印度就不敢為所欲為。
現在尼泊爾年輕人愛刷抖音,旅行社主推中尼跨境游,連陸軍學院都開了中文課。
印度媒體酸溜溜地說:"我們失去了文化影響力。"
但更打臉的是,印度自己也在偷偷用中國貨,去年進口的中國太陽能板創了紀錄,莫迪老家修路用的還是中國壓路機。
法尼德拉·尼泊爾說得很透徹:
"印度像條毒蛇,對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不丹、斯里蘭卡都是威脅。若非中國在這些國家背后的戰略存在,印度或許早已將它們一一征服。"
這句話不僅適用于尼泊爾,也是整個南亞的現狀。中國就像喜馬拉雅山,為南亞小國擋住了印度的擴張野心。
如今的南亞,印度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為所欲為了。
尼泊爾敢在新版地圖上主張領土,巴基斯坦能用中國戰機教訓印度,馬爾代夫敢對印度駐軍說"不"。
這些變化背后,都有中國戰略布局的影子。
正如尼泊爾人所說:"中國不需要出兵,只要站在那里,就是對我們最大的保護。"
參考來源:
法尼德拉·尼泊爾:尼泊爾與印度是“湊合著過”,最大問題是對邊境的蠶食--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