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浪急,獨苗難倚;東風浩蕩,豺狼自避。
據多家臺媒報道,當前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計劃下月離臺赴美洲訪仍維持關系的“友邦”巴拉圭、危地馬拉和伯利茲。
從爆出的路線計劃圖看,賴會途經美國,并落地紐約等地。
照過往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慣例,賴清德是想以“過境美國”的形式和美國的一些議員見面,并送上見面禮,如購買美民用客機,但現下并不是賴離臺的好時機。
據臺灣當地的災害應變中心報,臺風“丹娜絲”襲臺造成了近8000件災情,死傷人數近700人,光農業損失就遠超14億新臺幣。
值此島內受災嚴重之際,作為地區領導人的賴清德為什么不先安定國內災情,拉高民眾支持率,反而急急要竄訪“友邦”?
實則是賴清德被逼的只能離臺了,面對此次臺風災情,民進黨當局救災遲緩引發民眾強烈不滿,賴清德也發表了許多冷血言論。
災民說無人關心,賴清德強調“不能什么事都靠臺軍”“法律規定臺軍不能進入民宅”;有七旬災民屋頂破了不敢自己去修,賴清德表示“要自己爬啦”。
在應集中力量應對災情的時刻,賴清德為首的民進黨態度敷衍,甚至將重心轉到對抗國民黨的“大罷免”,這讓島內民眾心寒,紛紛喊話賴下臺。
根據最新的民調了解到,賴清德的滿意率第一次低于不滿意率(42.9%<44.5%)。
也難怪賴清德要“跑路”了,他寄希望于“外交”轉移民眾注意力,提升自己的政治口碑了,試圖賴一賴。
但賴清德的計劃對美日等國來說是一根引線,害怕會點燃引線另一頭的大陸。
此前臺灣地區進行“漢光”軍演,美派400人指導參與,可謂是支持臺灣地區的態度明顯。
而特朗普一方的心思,大陸也已經了然。
一方面特朗普政府還不到因為大陸放棄對臺灣地區支持的地步。
盡管美國國內有爭議,想要放棄臺灣地區,但從特朗普目前的行動看,是不想放棄的。
另外如果當前爆發臺海沖突,美國沒有能力和把握占據主導。
稍有不慎,特朗普的支持率會受影響,同時也會影響美國在亞洲甚至全球的影響力。
美國保證一旦爆發臺海戰爭,其能在3-7天內形成支持力量,馳援臺灣地區,而大陸只需要48小時內就能解決戰斗。
同時特朗普決不肯為了小小臺灣,賭上自己的政治生涯。
對于臺海問題特朗普有自己的小心思,其在亞洲的盟友也有著自己的小心思。
作為美國在亞洲扶持的“反華小分隊”,日韓澳菲一直堅定的跟隨美國,為其馬首是瞻。
但是被人賣了多次的傻子,也總有清醒的時候。
根據《金融時報》的報道,美國防要求日澳兩國針對“臺灣戰爭”態度要明確表明態度,但是兩國均沉默以對。
美國防部還提出美日韓三國進行“針對臺灣地區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的作戰計劃與演習”,這讓日韓等集體表示驚訝,畢竟美國自身都沒辦法提供無條件保證。
不過可以理解,畢竟美國自己對于“臺海戰爭”也沒有給出明確的承諾,日澳沒必要此時應答。
7月19日,《金融時報》援引消息稱,日本政府公開告知在臺日企,如果臺灣發生戰爭,不要指望政府去撤僑,一切要“靠自己”。
日本憲法規定,國民自衛隊只能征得東道國同意,才能夠在海外部署。
臺灣地區不是獨立主權國家,爆發臺海戰爭,日本需要征得大陸的同意才能去撤僑。
但是日本在臺灣問題上是站在大陸的對立面,因此只能做最壞打算,讓在臺日本人自救了。
對賴清德8月準備竄訪中美洲,途徑紐約、達拉斯,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強調:“我們堅決反對賴清德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過境’竄美。”
同時提醒美國,應當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對待臺灣問題一定要慎重,不要隨意干涉臺灣問題。
國臺辦發言人也警告賴清德當局,想要“倚美謀獨”是不可取、注定會失敗的。
賴清德妄想通過竄訪扭轉自己在島內不得人心的困境,實際是抱薪救火,只會徒勞無功。
對賴清德其人,人民日報給出了評價:“賴清德是應當被打掉的‘雜質’。
這篇不到2000字的文章直言賴清德之流才是造成島內禍亂、民主混亂、發展錯亂的病灶。
他的行徑實際是想挑起兩岸對立,從而轉移內部矛盾,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
文章最后還強調,賴清德是真正的政治雜質,只有打掉這樣的雜質,才能夠讓臺灣地區擁有美好的未來。
事實上,大陸一直對統一勢在不行,穩步推進。
對待賴清德之流,一定要清除。
世界上從來只有一個中國,而臺灣一直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事實不容混淆,更不容臺獨分子妄圖將其分裂出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