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樓有光
文/劉燕子
6月18日,重慶直轄28周年紀念日。陽光灑進辦公室,斜斜地照射在電腦上,點燃一片歡騰。
在“親子陪伴交流群”里,家長們歡天喜地向我報告喜訊:“劉老師,我們今天去領獎了!學校一共有9個家庭獲獎,占了全區獲獎家庭的一半!”“劉老師,感謝你帶領我們參加區婦聯組織的21天親子閱讀打卡活動。看到獲獎名單里有我家,激動得眼淚直打轉。這一路多虧你引導、鼓勵,帶著我們堅持,孩子也在閱讀里收獲好多,真心謝謝你?!?/p>
一張張照片出現在我眼前。孩子們手捧獎狀和父母站在一起,他們嘴角上揚,非常開心。陽光涂抹在臉上,他們的面孔熠熠生輝。我不禁心潮涌動,暖意漫過心頭。這照進辦公室的陽光,也照亮了那些熱愛閱讀的家庭。
這溫暖的光暈,將我的思緒拉回了遙遠的童年,拉回了老家那光線昏沉的閣樓。
我的童年,基本與“語重心長”“溫言細語”這類詞匯是無緣的。父母像兩只永不停歇的陀螺,在田埂與灶臺間旋轉,生活的重擔壓彎了他們的腰,也擠占了他們臉上本就不多的笑容。疲憊刻在他們的皺紋里,耐心成了奢侈品??粗徏液⒆右蕾嗽诟改干磉吢牴适?,那份親昵的暖意,像細小的針,密密地扎在我心上,讓我生出羨慕,甚至一絲怨恨:為什么我的父母不給我們講故事?為什么他們就不能陪伴我們嬉笑玩耍?
那時,我家修房,沒有住處,父親用木頭在豬圈頂上隔出一個閣樓來,一家人就住在那里。木樓梯立在豬圈石頭擋板旁,上下閣樓時,大肥豬“嗷嗷”叫,譴責我們打擾到它的美夢。我喜歡爬上閣樓,翻出大伯帶來的舊小人書。封面磨損,內頁泛黃卷邊,我像發現了綠洲,迫不及待地鉆進那方小小的天地。閣樓低矮,光線吝嗇地從狹小的亮瓦擠進來,浮塵在光柱里跳舞。我蜷縮在雜物堆旁,就著那微弱的光,一頁頁貪婪地翻看。彩繪的《哪吒鬧海》畫工精湛,讀著文字,我總是在腦海里描繪出更多的圖畫;《小靈通漫游未來》充滿奇思妙想,讓我無限憧憬未來;《三國演義》《西游記》里的無數英雄好漢,在方寸紙頁間演繹著波瀾壯闊的故事。書頁翻動的沙沙聲,是我童年最動聽的樂章。
院子里有一個老秀才,家里有好多線裝書,我碰都不碰,我更愛看他家的武俠小說,什么《七劍下天山》《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每一本都扣人心弦,讓我生出“仗劍走天涯”的豪情。每次借書回家,伴隨“嗷嗷”豬叫和陣陣難聞的氣味,我躲進閣樓里,把所有的孤獨、委屈和對溫情的渴望,一股腦兒地傾注到書頁間。
奇妙的事情,就在這靜默的閱讀中悄然發生。
不知是哪本書里的哪句話,還是哪個故事里的哪個場景,像一道閃電,猝不及防地驅散了我心中那團名為“怨恨”的迷霧?;蛟S是讀到書中農人“汗滴禾下土”的艱辛,或許是看到故事里父母為生計奔波得“腳不沾地”的身影……那些跳躍在紙上的“辛苦”“勞累”“無奈”,突然有了具體的模樣。
我看到了父親請人來建房卻又欠下工錢的局促,看到了母親深夜里盤點食材卻又擔心無法款待工人而急紅的雙眼,看到了他們粗糙手掌上洗不凈的泥痕和裂口。原來,不是不愛,是生活的風霜太銳利,刮走了他們表達溫柔的力氣;不是不愿陪伴,是生存的擔子太重,壓彎了他們俯身低語的腰桿。閣樓里小小的我,在文字構筑的天地里,第一次真正“看見”了閣樓外父母沉默的背影,讀懂了那無聲的愛里蘊藏的千鈞重量。
怨恨如冰雪消融,心底涌起的,是遲來的、巨大的理解和心疼。我很慶幸,在那些孤獨又茫然的時候,點亮了閱讀這盞燈,不僅照亮了昏暗的閣樓,更照亮了我懵懂的心,完成了與父母、與原生境遇最深刻的和解。這是我生命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成長”:在文字里,學會了理解生活的粗糲與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此刻,看著電腦里涌出來的一張張笑臉,我更深切地明白了自己為何執著于推廣親子閱讀。我太懂得一個孩子精神世界干涸的滋味,也太渴望將閣樓里曾拯救過我的“燈”,傳遞到更多可能正經歷孤獨或迷茫的孩子手中。于是,才有了教師群里深夜分享閱讀心得的燈火,家長群里互相鼓勵堅持打卡的暖流,學生群里稚嫩卻真摯的朗讀語音。我像一個虔誠的“點燈人”,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每一個群里微弱的閱讀火苗,尤其關注著那些如同我當年一樣,家庭里暫時缺乏“書香”滋養的孩子。我知道,那一紙“書香家庭”的獎狀,對他們而言,或許不僅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個家庭走向精神豐盈的起點,是我童年所羨慕的那種“耐心說話”“文化氣息”的理想圖景,正通過閱讀的紐帶,在越來越多的家庭中生根發芽。這,何嘗不是一種更深遠的“成長”?從點亮自己的小閣樓,到努力去點燃身邊同事、家長、學生的閱讀星火。
夜幕降臨,萬家燈火次第亮起。我仿佛看見,無數個窗戶里,父母與孩子依偎在一起,共讀一本書的剪影投射在溫暖的窗簾上。那些曾被孤獨占據的角落,如今正被書頁翻動的沙沙聲和輕柔的講述聲填滿。一座城市愛上閱讀,并非遙不可及的宏大命題。它就在這無數盞亮起的燈光里,在親子共讀的溫馨時光里,在教師、家長、孩子們因書結緣、因書成長的每一個瞬間里。
我童年的閣樓里,那道點亮內心的光,至今沒有熄滅。它已化作點點星光,匯入了這座山城越來越亮的、名為“閱讀”的璀璨星河之中。
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這或許就是閱讀賦予一座城市,以及城市里每一個靈魂,最溫柔也最磅礴的成長力量。
作者簡介:劉燕子,重慶市作協會員,重慶文學院第六屆創作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