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峰 廣東佛山攝影報道
7月23日晚,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南海區、禪城區、三水區、高明區等五區衛健局更新的數據顯示,截至當晚19時,佛山市已累計公開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3195例,均為輕癥病例。此外截至7月22日23時30分,澳門已報告接獲2例基孔肯雅熱病例,均有佛山旅居史。
據央視新聞報道,本次基孔肯雅熱疫情最早系境外輸入病例在順德區樂從鎮騰沖社區引發。
據此前佛山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消息,佛山已指定53家二級及以上醫院作為定點收治醫院,提供防蚊隔離床位3696張,且可根據實際需要繼續擴容,確保病患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探訪定點醫院
每個病床上加裝了蚊帳
7月23日下午,封面新聞實地探訪了位于順德區樂從鎮的基孔肯雅熱定點收治醫院--樂從醫院,該醫院也是此次佛山疫情中,收治患者最多的一家定點醫院。
7月23日下午,樂從醫院感染科病區,醫療人員向韋女士送藥。攝影:楊峰
記者見到,該醫院在感染科病區的每個過道門口和病房門口都安裝了防蚊門簾, 每個病床上也加裝了蚊帳,病區過道中還放置了蚊香和滅蚊燈,醫院中陸續有新的病人被收治,也陸續有癥狀減輕的病人出院。
7月23日,樂從醫院感染科病區。攝影:楊峰
7月23日,樂從醫院感染科病區。攝影:楊峰
感染者講述
疼得“完全無法下地行走”
在樂從醫院治療的韋女士向記者表示,她大概在7月21日開始感覺到手麻和關節痛,一開始以為沒什么事,但從7月22日開始感覺變得嚴重,“完全無法下地行走!”韋女士的老公,也在當天感覺到渾身骨頭痛。經過1天治療后,7月23日,韋女士感覺癥狀得到緩解,關節松一點,皮膚還有一點瘙癢,但下肢按下去還有一點麻麻的痛感。
韋女士懷疑,此次感染很可能與居住環境有關——她家所在的商品樓樓頂,近期由物管清理掉一批堆積垃圾,那里可能是蚊蟲滋生的樂園。經過此次患病,韋女士希望提醒街坊家中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
7月23日下午,樂從鎮,工作人員進行滅蚊工作。攝影:楊峰
7月23日下午,樂從鎮,工作人員進行滅蚊工作。
醫生詳解癥狀
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
樂從醫院感染科主任林群表示,基孔肯雅熱的傳播途徑和登革熱相似,主要是蚊子通過叮咬將病人體內的病毒帶出,然后再傳播給其他人,基孔肯雅熱的潛伏期更短一些一般是12天。滅蚊,用蚊帳隔離病人,是防止病毒從病區傳播出去的最有效途徑。
林群介紹,基孔肯雅熱最典型的三個癥狀就是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目前沒有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采取的都是對癥治療,比如使用退燒、緩解疼痛、止癢的藥物。基孔肯雅熱的病程一般是5到7天,有些病人病發2、3天后才來醫院,治療2、3天后,癥狀明顯好轉、消失或核酸檢測陰性后,就可以出院?!澳壳皹窂尼t院收治的病人均為輕癥,已有近300人治愈出院。公眾對于這個病毒的危害不必過度擔心?!绷秩赫f。
7月23日下午,樂從醫院感染科病區,一位新入院患者身上的紅疹。攝影:楊峰
中國疾控中心
基孔肯雅熱沒有人傳人跡象
7月23日,在國家衛健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段蕾蕾介紹,近期,我國南方個別城市發生基孔肯雅熱輸入疫情并引發本地傳播。個人如果出現高熱、關節劇痛、皮疹的情況,尤其是有蚊蟲叮咬史或者疫區旅居史者,要立即就醫治療。
段蕾蕾說,基孔肯雅熱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沒有人傳人跡象。臨床表現為發熱、關節痛等。有疫情的地方要迅速開展滅蚊行動,降低密度。
“建議公眾做好個人防護。”段蕾蕾說,白天外出時建議穿著淺色的長袖衣褲,如果有裸露的皮膚要涂抹含避蚊胺和避蚊酯的驅蚊產品驅蚊,避免在樹蔭和草叢等蚊蟲密集的地方長時間停留。家中可安裝紗門和紗窗,晚上睡覺時可使用蚊帳,必要的時候要配合電蚊拍和蚊香液滅蚊。
7月23日,樂從醫院感染科病區的滅蚊燈。攝影:楊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