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社、央視新聞、上觀新聞、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近期,廣東佛山出現境外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本地疫情,引發關注。
截至7月23日19時00分,佛山五區衛健局更新基孔肯雅熱累計確診病例數,全市已累計公開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3195例。
多名網友分享自己感染的經歷
據新華社7月22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專家22日就蚊媒傳播疾病基孔肯雅熱發出警報提醒各國做好應對準備避免疫情大規模暴發
當天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世衛組織蟲媒病毒小組負責人迪亞娜·阿爾瓦雷斯說,目前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情況,約550萬人面臨這種蚊媒病毒的風險,而且可能出現大范圍疫情,給衛生系統帶來壓力。
據阿爾瓦雷斯介紹,大約20年前,基孔肯雅熱疫情曾在印度洋區域大規模暴發,影響約50萬人。感染者大多出現高燒、關節疼痛、疲勞等急性癥狀,極少情況下可能死亡。
阿爾瓦雷斯說,今年以來,法國在印度洋的屬地留尼汪島估計有大約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在印度以及孟加拉國等東南亞國家也出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此外,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近日報告輸入性病例,并發現本土傳播病例。
基孔肯雅病毒傳播的國家及地區分布圖
阿爾瓦雷斯說,攜帶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在大多數熱帶國家存在。世衛組織正支持成員國研發實驗室診斷方法、培訓人員、加強醫療保健系統,并擴大監測范圍以追蹤和控制基孔肯雅熱疫情。
廣東佛山確診超3100例!多地有輸入病例
截至7月23日19時00分,佛山五區衛健局更新基孔肯雅熱累計確診病例數,全市已累計公開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3195例均為輕癥病例。此外,澳門已報告接獲2例基孔肯雅熱病例,均有佛山旅居史。
另據北京市疾控中心7月22日介紹,目前,北京市偶有境外輸入病例,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病例輸入的風險持續存在。
據澳門衛生局官網消息,7月18日澳門接獲1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報告,為澳門今年第1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
為應對疫情,佛山市多個區縣發布《告全體市民書》,號召公眾積極行動,及時清除蚊蟲,殺滅成蚊。
佛山順德北滘鎮莘村村委會發布通知稱,為了進一步做好蚊媒傳染病防治工作,守護村民健康。
請全體村民配合于今天(23日)下午6點一起在家中點燃蚊香,同時村委將安排戶外消殺同步進行,共同做好殺蚊滅蚊行動。在此呼吁全體村民共同參與,翻盆倒罐清積水,齊齊動手滅蚊蟲。倡議家庭住所中安裝完好無損的紗門紗窗、休息時采取蚊帳等防蚊措施;室內可使用電熱蚊香片、蚊香、電蚊拍或持效性長的殺蟲劑等殺滅成蚊。
基孔肯雅熱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
目前沒有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報告過這個疾病。基孔肯雅熱主要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人和人之間不直接傳播。因此,預防基孔肯雅熱,關鍵是滅成蚊、清積水、防叮咬。
醫生介紹,基孔肯雅熱最典型的三個癥狀就是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目前沒有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采取的都是對癥治療,比如使用退燒、緩解疼痛的藥物。這種感染的最大特點是伴隨著明顯的關節疼痛,此前的研究顯示,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續較長的時間。
順德區樂從醫院感染科主任林群表示,基孔肯雅熱關節疼痛主要在手掌、手指、腕關節、踝關節等小關節,以腫痛為主,大關節較少累及。患者回家后可服用止痛藥緩解,目前收治觀察時間不長,后續正研究是否會出現關節長時間疼痛問題。
國家疾控局和廣東省衛健委日前都派出了專家組到佛山市指導和參與疫情防控。疾控部門以及專家評估認為,目前佛山市的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切斷社區傳播和疫情外溢。
基孔肯雅熱因何而起?
該如何防護?
轉發擴散提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