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影響,東雷抽黃灌區用水需求激增。為應對“農田喊渴”的緊急狀態,陜西省渭南市東雷抽黃工程管理中心從水源調度到渠道巡查,從設備檢修到精準供水,凝心聚力持續奮戰,全力保障農作物生長用水需求。
當前正值第二輪夏灌用水高峰期,截至7月12日,渭南市東雷抽黃工程已持續運行150天,渠首抽水17065萬立方米,澆地167萬畝次。在灌區春夏連旱的情況下,確保了糧食穩產高產,各類農作物應灌盡灌早灌,也保證了合陽縣渭北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及時供水,灘區魚塘、蓮菜適時補水。
渭南市東雷抽黃灌區主干渠(圖片由左丹丹 攝)(資料照片)
提前謀劃 保灌保供
作為全省抗旱灌溉主力軍的渭南市東雷抽黃工程管理中心,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深化“三個年”活動為抓手,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強化管理措施,著力提質增效,積極延伸服務,充分發揮了工程設施、設備多,抗旱減災保灌保供能力強的優勢。
2月13日,樞紐一站開機春灌后,該中心結合中長期天氣預報信息,對灌區種植結構與旱情發展情況進行分析研判。于4月初提前部署了春夏連灌工作,要求各站改變春灌結束后統一進行機電設備檢修的傳統做法,科學合理調整機房值班人員,以黨員技術骨干為重點,成立突擊搶修隊,隨時排查設備隱患,發現問題及時檢修、連夜突擊搶修,保障群眾用水需求。共計檢修機組42臺,突擊搶修設備21臺,大修水泵12臺,檢修及更換閘閥、真空泵26臺,搶修干、支渠水毀工程4處,為靈活調度、大流量、長歷時灌溉供水提供了堅實保障。
數字賦能 節水增效
今年以來,渭南市東雷抽黃工程管理中心全面落實“節水優先”方針,持續推動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積極發揮數字孿生灌區優勢,利用信息化管理平臺,把單站運行管理變為全系統智能化調度,使泵站備用機組在用水高峰期全部投入運行,把每輪次灌溉時間由25天縮短為13天,極大地提高了工程效益。
同時,該中心依靠衛星遙感影像,準確掌握作物類型及空間分布,快速追蹤旱情變化,預演配水調度及供水過程,生成最優灌溉方案,實現配水穩、準、均、靈;利用自動化遠程監控系統,對7條總長150公里的干渠實施網上監督,閘門遠程控制,杜絕“跑冒滴漏”;積極開展“噸半田”灌溉管理試驗,推廣小畦快灌節水模式,使畝均灌水定額下降10%以上。
深化服務 應灌盡灌
當下,正值灌區灌溉用水關鍵時期。渭南市東雷抽黃工程管理中心積極作為,加大服務力度,全面推廣“農水寶”App交費結算系統,讓群眾澆地省心省事。
東雷抽黃灌區有42座村辦小高抽,涉及31個村2.36萬畝農田,普遍存在設備老化、管理水平低、灌溉運行保障差等問題。面對這些難題,該中心各黨支部分別組織動員黨員技術骨干沖鋒一線,統籌調度,包聯指導轄區小高抽運行管理,幫助維修水泵、電機,參與搶修設備11臺,把群眾的“擔心事”辦成“暖心事”。
目前,東雷抽黃灌區5個管理總站分別成立了抗旱服務隊,為缺勞困難戶澆地1200多畝次,切實做到不落一戶,應灌盡灌,全力以赴為今年灌區糧食安全提供堅實的水利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