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晚在線消息,菲律賓總統馬科斯7月20日抵達美國華盛頓,開啟為期3天的訪問。此行,他帶著兩個核心訴求:一是希望美國能在關稅問題上松口,二是想通過在安全議題上的配合,換取美國更實在的支持。但從實際結果來看,這兩個要求都沒得到特朗普的明確回應。馬科斯這次訪美,背景并不輕松。美國計劃從8月1日起,把對菲律賓出口產品的“對等關稅”從4月宣布的17%提升到20%。這對菲律賓來說可不是小事,作為對外依存度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出口受到影響會直接波及企業利潤、經濟穩定和就業。
菲律賓國內政商界對此一片憂慮,菲律賓證券交易所指數還因此連續多日走低,投資者信心受挫。馬科斯政府自然著急,之前就派團隊去美國談判,希望能把稅率降到10%,還想讓半導體等關鍵出口商品不受美國新關稅影響。為了能在關稅上爭取到好處,馬科斯打得一手“安全牌”。他想把安全和關稅問題綁在一起談,意思是菲律賓在南海等問題上配合美國,美國就得在關稅上給點甜頭。畢竟之前在拜登政府時期,他靠這招換來了5億美元的軍援承諾。
特朗普、馬科斯(資料圖)
這次,他也安排了和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國務卿魯比奧的會面。7月21日,馬科斯先見了赫格塞思。赫格塞思說會遵守《美菲共同防御條約》,要是菲律賓的武裝部隊、海岸警衛隊等在包括南海在內的太平洋地區遭到武裝攻擊,美國會提供支持。接著見魯比奧時,對方也只是強調美菲聯盟“牢不可破”,是印太地區的“關鍵和平力量”。這兩位美國官員都絕口不提關稅的事。
7月22日,馬科斯和特朗普會晤。按美聯社的說法,關稅本是議程之一。可特朗普的態度很明確,他之前就說要對150個體量不大的國家商品征收10%至15%的關稅,菲律賓顯然在這150國之列。而且特朗普還當著媒體的面說,不管菲律賓和中國怎么打交道,美國和中國關系很好。這話讓馬科斯相當尷尬,等于直接表明美國根本不怎么在乎菲律賓的利益訴求。其實美國這種“利益至上”的做派早有先例。歐盟是世界前三的經濟體,和美國還有歷史淵源,特朗普對歐盟加關稅時一點沒手軟。
馬科斯和特朗普(資料圖)
澳大利亞作為“五眼聯盟”成員國,被特朗普的關稅折騰得夠嗆,美國不僅加征常規關稅,還對澳大利亞的鋼鐵和鋁制品額外加稅,要知道澳大利亞可是主要的鐵礦石出口國之一。菲律賓和這些盟友比起來,在特朗普眼里分量顯然更輕。馬科斯在國內的處境也不樂觀。今年5月的中期選舉中,他所在的陣營只拿到參議院12個改選席位里的6席,支持率下降,和反對派勢均力敵,外界都覺得他成了“跛腳總統”。這次訪美要是沒拿到實質利益,國內反對聲音肯定更大。
有分析認為,馬科斯政府其實已經成了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代理人。這種從屬關系讓菲律賓在貿易和安全議題上沒什么議價能力,既沒法在安全上保持獨立,也難在貿易談判中占到便宜。馬科斯這次訪美,想靠炒作南海議題吸引美國關注,說到底是擔心菲律賓在地區事務中的重要性下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7月22日對此表示,美國和菲律賓之間的合作不能針對第三方,也不能損害第三方利益,更不能挑動對抗、加劇地區緊張。這
馬科斯(資料圖)
話說得很明白,地區和平穩定才是關鍵,靠依附外部勢力、挑動地區矛盾來謀取利益,根本行不通。菲律賓為了美國的“印太戰略”,從2023年開始就在南海頻繁挑釁中國,2024年、2025年也沒停過,還跟著美國在臺海問題上和臺島勾連,馬科斯甚至公開說很難想象菲律賓不介入臺海沖突。可美國呢?特朗普眼里只有美國的利益,菲律賓不過是顆棋子。就像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馬博說的,菲律賓這么做,最終損害的還是自身利益。
對菲律賓來說,當下該好好想想出路:
1. 別再把寶押在美國身上,美國的“承諾”大多是空頭支票,靠依附美國解決不了自身問題。
2. 專注國內經濟發展,減少對單一國家的過度依賴,拓展更多貿易伙伴。
3. 以和平方式處理和中國的爭端,中菲在經濟等很多領域都有合作空間,對抗只會兩敗俱傷。
4. 凝聚國內共識,放下政治內斗,把精力放在改善民生、穩定經濟上。
馬科斯(資料圖)
馬科斯這次訪美,更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美國“盟友至上”口號下的真實面目,也讓菲律賓看清了自己在中美博弈中的尷尬位置。接下來怎么走,不僅考驗馬科斯的智慧,更關系到菲律賓未來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