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是人們對愛情美好的期許,也是對愛情忠貞不渝的誓言。7月22日,記者來到民權縣人和鎮高集村探訪,在高集學校的校園內東北一角,見到了兩棵歷經百年風雨的皂角樹(如右圖,閆鵬亮攝)。
據縣林業部門2017年普查資料記載,這兩棵皂角樹樹齡已有110多年,被鑒定為“百年古樹”。記者看到,這兩棵皂角樹,一高一矮,枝相觸、根相依,低的開花結角,高的開花無角,被當地村民稱為“夫妻皂角樹”。
“村里老百姓對這兩棵樹感情深著呢!樹旁埋著一對救過全村人的年輕夫妻,他們的故事我們世代不忘。” 村黨支部書記程衛平說。抗戰時期,這里曾發生過一段英雄夫妻的感人故事,至今廣為傳頌。
1938年,日本軍隊駐扎在民權縣內黃集火車站,經常竄進村燒殺搶掠殘害百姓,內黃集火車站與高集村隔著一道高高的河堤。大部分村莊都坐落在河堤的下沿,看不見日本兵出動。高集村村西頭有個倒塌的廟院,只剩下一個大鐵鐘懸掛在鋼柱架下。
高集村有對新婚夫婦,丈夫名叫劉家中,妻子名叫張秀榮。初秋的一天一大早,夫妻倆到張秀榮娘家探親,不湊巧,娘家沒人在家,二人只好返回。在返回家的路途中,夫妻倆來到這座塌廟的鐘前歇息。突然看到日本軍隊大隊人馬正順著大堤朝這里直奔而來。這時,劉家中急忙從地上拿起一根木樁接二連三地撞響巨鐘。周圍的群眾聽到鐘聲馬上躲藏起來。而劉家中夫妻倆因為撞鐘報信,沒來得及躲藏,被日本軍隊殺死在鐘前。
在莊稼地里躲藏的村民們看見日本兵走了,都紛紛返回家來。當他們途經這座塌廟鐘前時,見到了倒在血泊中的夫妻倆。大家頓時明白了,這鐘聲原來是夫妻倆撞響的。夫妻倆舍命救了全村的群眾啊!大家悲痛地把夫妻倆掩埋在這座鐘前。為了世世代代紀念他們,村民們在這座鐘旁栽了兩棵皂角樹。
解放后,當地鄉政府在這座廟院地方建了個學校,就把皂角樹與這口鐘圍到校院里。
如今,人們只能看到這兩棵一高一低的皂角樹還屹立在校園里,枝丫交錯,盤根錯節,夫妻般相依而生,百年來歷經風霜,傲然挺立,一直完好無損。
來源:商丘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