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6日,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搭乘神舟九號飛船飛向太空,成為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個傳奇。
那一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她的名字傳遍大江南北。然而,在這輝煌成就的背后,卻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在她出征太空的前夜,她的丈夫張華突然“人間蒸發”,電話打不通,聯系不上,甚至還對她撒了個謊。
這件事讓劉洋一度困惑和不安,但當真相大白后,她選擇了原諒。
從鄭州女孩到空軍飛行員
劉洋,1978年10月6日出生在河南省鄭州市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她的父親劉士林是個技術助理工程師,母親牛喜云在工廠上班,家里條件不算富裕,但父母特別重視教育。
小時候,劉洋家里的書架上總是放滿了書,有科學的也有文學的,她從小就喜歡讀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到了夏天,她最愛和爸媽坐在院子里看星星,那時候她就想,將來要是能飛到天上去看看,那該多好。
中學時代,劉洋在鄭州市第十一中學實驗分校讀書。她不僅學習好,還特別活躍,經常組織同學一起運動,跑步、打球樣樣行。
那時候,她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當律師,覺得能幫人主持正義很酷;另一個是當公交車售票員,因為她覺得這個工作能接觸很多人,挺有意思的。可到了高三,她的人生軌跡卻拐了個大彎。
當時,空軍來學校招女飛行員,老師覺得劉洋身體素質好、腦子靈活,很適合,就推薦她去試試。劉洋一聽,心動了,覺得當飛行員既能上天,又能為國家做事,挺帶勁的。
1997年,劉洋報名參加了空軍招飛考試。那選拔可不是一般的嚴格,光體檢就刷下去一大半人,視力、身高、體能,每一項都得過關。劉洋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天賦,一路過關斬將,最終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錄取。
到了學校,訓練強度更大,每天早上跑步拉練,白天學飛行理論,晚上還要上模擬器練操作。她第一次坐模擬器時,手忙腳亂,教官在旁邊喊著讓她調整,她硬是咬著牙堅持下來了。
2001年,劉洋順利畢業,分配到了廣州軍區空軍航空兵某師,成了一名運輸機飛行員。她開的是C-130運輸機,執行過物資運輸、人工增雨等任務,累計安全飛行1680小時。
有一次夜間飛行,飛機剛起飛就撞上了鴿群,發動機出了問題,她靠著冷靜的判斷和熟練的技術安全著陸,保住了飛機和任務。那次之后,她的領導對她刮目相看,后來還升她當了飛行大隊副大隊長,軍銜也晉升為少校。
就是在部隊里,劉洋認識了她的丈夫張華。張華也是飛行員,兩人因為工作經常碰面,聊著聊著就熟了。張華比劉洋大幾歲,飛行經驗豐富,經常在訓練時給她指點。他們都熱愛飛行,價值觀很合拍,慢慢地就走到了一起。結婚后,張華特別支持劉洋的事業,家里的事他盡量多扛,讓劉洋能安心工作。
入選航天員,邁向太空
2009年,中國開始選拔第二批航天員,劉洋一聽說,馬上就報了名。她覺得自己當了這么多年飛行員,身體和心理素質都不錯,又有飛行經驗,說不定能行。
選拔過程比她想象的還要難,除了體檢,還有失重訓練、離心機測試、心理評估等等。尤其那離心機,8G的超重狀態下,人就像被壓扁了一樣,耳朵嗡嗡響,呼吸都困難。可劉洋硬是挺過來了,每次訓練她都全力以赴。
2010年5月,劉洋正式入選中國第二批航天員,和王亞平一起成為首批女航天員候選人。接下來的兩年,她全身心投入訓練,每天早起檢查設備,晚上研究操作手冊,幾乎沒啥休息時間。
2012年3月,神舟九號任務乘組名單公布,劉洋和景海鵬、劉旺搭檔,成了中國首位即將飛天的女航天員。
這任務不簡單,是中國第一次載人交會對接,目標是和天宮一號對接成功,對接不上就意味著失敗。劉洋知道,這不僅是她個人的挑戰,也是國家的重托。
神舟九號的發射定在2012年6月16日,發射前一個月,劉洋和隊友們進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最后的準備。
她每天穿著厚重的訓練服,模擬失重環境下的操作,反復練習對接流程,確保每個步驟都爛熟于心。那段時間,她幾乎和外界斷了聯系,全神貫注地投入任務。可就在發射前一天,家里卻出了狀況。
出征前夜的“失聯”風波
2012年6月15日,離發射還有不到24小時,劉洋終于忙完一天的準備工作,想給家里打個電話。
她先撥了張華的號碼,響了半天沒人接,再打還是沒人。她有點納悶,又試著打父母的電話,結果一樣沒人接。她連著打了三次,最后一次張華接了,但語氣很急,說了一句“我很忙,先掛了”就斷了線。
劉洋心里咯噔一下,怎么回事?平時張華從不會這樣,父母也不可能同時不接電話。她隱隱覺得不對勁,可又聯系不上人,只能干著急。
那時候,劉洋已經住進了發射中心的宿舍,身邊只有隊友和工作人員,沒法回家查個究竟。她心里亂糟糟的,但作為軍人,她很清楚,任務在即,不能讓個人情緒影響狀態。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把注意力放回發射流程上。
第二天,神舟九號準時升空,劉洋坐在飛船里,盯著控制面板,跟著指揮中心的指令一步步操作。飛船進入軌道后,她和隊友順利完成了與天宮一號的自動對接,整個過程滴水不漏。
任務持續了13天,劉洋在太空里負責科學實驗和設備監控。她操作過培養箱、記錄過數據,還協助劉旺完成了中國首次手控交會對接。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她偶爾會想起家里的事,但只能壓在心底。
6月29日,神舟九號安全返回地球,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劉洋走出返回艙,看到歡迎的人群,卻沒找到張華和父母的身影。她心里一沉,但表面上還是笑著跟大家揮手。
真相揭開后的原諒
回到北京后,劉洋終于見到了張華,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在她出發前幾天,她的父母突發疾病住院,情況一度很嚴重。
張華作為家里唯一的支柱,跑前跑后照顧二老,忙得焦頭爛額。為了不讓劉洋分心,他和父母商量后決定瞞著她。張華怕她擔心,影響任務,就沒告訴她實情。那天接電話時,他正在醫院急診室外跟醫生溝通,實在沒法多說,只能匆匆掛斷。
劉洋聽完,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她不是生氣,而是感動。她知道,張華這么做完全是為了她好。
父母住院那么大的事,他一個人扛著,還得裝作沒事人一樣,就是不想讓她在太空里分心。她抱住張華,說不出話來,只覺得心里暖暖的。那一刻,她沒有半點責怪,反而更珍惜這個默默支持她的男人。
這件事過后,劉洋和張華的感情更深了。他們都明白,彼此的事業和家庭一樣重要。張華的隱瞞雖然是個“謊”,但出發點是愛和責任,劉洋完全理解,也選擇了原諒。
回來后,她特意抽出時間陪父母,把之前沒盡到的孝心補上。張華也繼續在家里當她的后盾,兩人一起面對未來的日子。
飛天之后的劉洋
神舟九號任務讓劉洋成了全國的英雄。她被授予“英雄航天員”稱號,還拿到了三級航天功勛獎章。任務結束后,她的生活漸漸回歸平靜,和張華一起組建了完整的家庭。
2015年,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兒;2017年,又添了個兒子。家里多了兩個小家伙,劉洋忙得不亦樂乎,但她樂在其中。張華還是老樣子,能幫就幫,讓劉洋有更多精力投入工作。
劉洋在家時,喜歡跟孩子們講太空的事。她會拿出任務時拍的地球照片,指著上面的大洋和云層,告訴他們地球有多美。張華就在旁邊補充,說媽媽當年訓練有多辛苦。孩子們聽得眼睛發亮,覺得媽媽特別厲害。
2022年,劉洋再次入選航天任務,這回是神舟十四號。這次任務更長,要在太空待六個月,參與天宮空間站的建設。
出發前,她跟孩子們抱了抱,說:“聽爸爸的話,媽媽很快就回來。”
6月5日,神舟十四號發射成功,劉洋又一次飛向太空。在天和核心艙里,她干了不少活,出艙安裝設備、種蔬菜做實驗,樣樣拿手。12月4日,她安全返回地球,完成了一次更艱巨的使命。
一個女航天員的背后
劉洋的故事,不只是她一個人的奮斗史,也是她和家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從鄭州的普通女孩到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她靠的是堅持和實力。
而在她背后,張華和父母的支持同樣不可或缺。那次出征前夜的“失聯”,表面上是謊言和誤會,實際上卻是家人對她無條件的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