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網友在社交媒體平臺曬出在太原一餐飲企業喝下午茶時與小獅子親密互動的照片,引發關注。有不少人質疑,作為餐飲服務企業,飼養獅子等動物且進行獅子與人零距離互動的商業性行為是否合法合規?
▲某社交媒體平臺圖文
有媒體向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求證。得到的答復是,這種互動是不可以的,完全禁止零距離接觸。據了解,該餐飲企業目前已經下架了團購平臺上與小獅子互動的項目;其工作人員也在直播間回應稱,現在不可以抱小獅子了,可以隔著圍欄或玻璃跟其互動。
記者通過檢索得知,該餐飲企業之前通過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獲得“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行政許可,其中包括兩只非洲獅,審批許可內容一欄顯示用于“人工繁育和科普展示”。
▲某社交媒體平臺曬圖
那么何種野生保護動物是可以飼養的,如若飼養需要哪些審批程序和許可證書呢?
記者通過林業部門工作人員了解到:除須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準的陸生10大類動物,以及須由農業農村部批準的水生9大類動物之外。其余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向所在地縣級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由省(區、市)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報林業部審批。如果審批通過,由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
在向林業部門進行科普展示行政許可申請時,通常需提交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行政許可事項申請表、申請單位法人證書等證明材料;具有相應物種的馴養繁殖許可證、科普展示方案等材料。經批準后,方可開展科普展示活動,并需按照規定取得和使用專用標識,保證可追溯。
雖然太原的這個餐飲企業獲得了“人工飼養和科普展示”的行政許可,但科普展示的范圍有多大?展示時與動物零距離接觸,是否存在問題?
早在2010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野生動物觀賞展演行為的通知》中就要求:“立即停止野生動物與觀眾零距離接觸等各種不當行為。”北京市園林綠化局2021年也下發相關通知:“對于利用陸生野生動物進行觀賞展示的,不得開展游人、觀眾與野生動物零距離接觸等活動”。通過上述林業部門下發的相關通知,以及一些類似案例,不難看出其對于這種與野生動物零距離互動行為是持否定態度的。例如,不久前重慶某酒店提供的“小熊貓叫早”服務,也被重慶市林業局“叫停”。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許多動物園等場所為增強互動性,推出與動物“零距離”接觸游玩項目的情況比較常見。但其實人與動物的距離不宜太近,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 第一,對于人類來說,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本身可能攜帶一些致病因子,如病菌、病毒。此前曾有過因近距離接觸動物而引發傳播疾病的案例。
? 第二,野生動物有野性,雖然幼獅幼虎還不具備較強攻擊力,但與許多人親密接觸,也存在其應激傷人的潛在風險。
? 第三,對于動物來說,幼獸免疫系統脆弱,與人群密集接觸,是否暗藏生病風險;將幼獸置于人群中,其承受的心理壓力以及社會化規訓對于其天性的壓制,是否存在動物倫理問題。
? 第四,從生態角度來說,供展示和人“親密接觸”的野生動物,環境是否利于它們生存也存在爭議。以“親密接觸”作為賣點的商業行為,立足于人的需求本位,危害野生動物資源,與生態文明建設也背道而馳。
人類有與動物互動的需求無可厚非,但互動的方式有待商榷。對商業利用野生動物行為,更需制定細致規則。美好的生命屬于自然而不屬于囚籠,喜歡不等于占有。讓鯨歸大海,虎嘯深山,鷹飛藍天,到大自然中去觀賞野性靈動之美。
來源 |山西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