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項目(以下簡稱高層次項目)2025年中外雙導師學術科研課題工作坊(以下簡稱工作坊)北京校區開營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楊懿等嘉賓出席,工作坊中外教授及學生共同參加。
在致辭環節,楊懿代表學校向參加活動的各國專家學者和青年學生表示熱烈歡迎。他說,在AI 重塑行業生態的時代背景下,學校第三年承辦中外雙導師學術科研課題工作坊,既是中國傳媒大學探索學術資源優化、拓展高水平國際合作網絡的重要舉措,也是學校建設開放、包容、務實的國際學術科研交流平臺的生動實踐。希望通過中外雙導師學術科研課題工作坊這個平臺,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教授與中國青年學子搭建研究型學習與交流的橋梁,培育出豐富的、多學科的學術成果。
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楊懿致辭
夏娟分享了對于實施工作坊的思考。她指出,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具有內在一致、相互支撐的密切關系。工作坊是在教育領域實施、聚焦科技實際問題、通過課題研究而服務于人才培養的工作模式,體現了教育、科技和人才這三者的相關主體、要素和資源的有機匯聚。在工作坊平臺上,由中外雙導師面對同樣的科研課題,就共同關心的科技問題、前沿動態、教學方法等互相切磋、增進理解,合力培養有志于科學研究的年輕人,實踐證明這種方式是有效的。夏娟希望參加工作坊的同學們堅定目標、守住初心,踏踏實實、求實創新,始終保持良好的求知欲和創新精神;希望中外導師珍惜緣分、精誠合作,增進互信、深化友誼,聯合做好學生培養工作;希望中國傳媒大學為工作坊提供良好保障與服務,同時利用承辦機會,更好地豐富學校人文內涵,進一步提升國際化能力和水平。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致辭
項目服務單位中科浩博國際教育孫中雯總裁在致辭中表示,工作坊依托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支持與高校合作,聚焦培養兼具國際視野與科研能力的拔尖人才。中科浩博將繼續持續搭建中外學術橋梁,助力教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輸送青年力量,也期待學子把握機遇,在跨文化科研實踐中淬煉本領、收獲成長。
項目服務單位中科浩博國際教育總裁孫中雯致辭
在交流分享環節,外方教授代表在開營儀式上分享了過往參加工作坊的經歷,表示很期待再次與師生共同進行學術探索,并鼓勵參加此次工作坊的學生把握機遇,在跨文化科研實踐中提升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沈同學作為優秀助教代表發言,他鼓勵并提醒同學們要把握小班教學優勢,保持好奇心、勇于提問;要珍視過程中收獲的科學思維與研究方法、團隊協作能力等“軟實力”。中國傳媒大學王同學作為優秀學長代表發言,他分享了自身通過在工作坊中的學習,成功在國際媒介與傳播研究學會2024年會議發表論文,且即將赴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攻讀研究生的經歷,鼓勵同學們要珍惜與中外頂尖導師交流的機會,沉下心來做科研。
北京校區開營現場
此次中外雙導師學術科研課題工作坊的上海校區、成都校區在華東師范大學和四川大學同期展開。來自帝國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等知名大學的33位教授將在這個暑假,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與師生共同開展科研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